虼蚤

gè zao [ge zao]
注音 ㄍㄜˋ ㄗㄠˇ

词语释义

虼蚤 gèzao

(1) 跳蚤

他会变苍蝇、蚊子、虼蚤。——《西游记》
虼蚤脸儿——好大面皮:虼蚤的脸很小,喻人微言轻,没面子
虼蚤性:比喻暴跳的脾气
flea

词语解释

  1. 跳蚤。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三折:“这羊皮袄上不知是虱子也是虼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到了我佛慧眼里头,无论是人,是鸡,是狗,是龟,是鱼,是蛇虫鼠蚁,是蝨子虼蚤,总是一律平等。” 吴组缃 《山洪》十:“被窝里掐死个虼蚤都瞒不的人家!”

引证解释

⒈ 跳蚤。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这羊皮袄上不知是虱子也是虼蚤。”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到了我佛慧眼里头,无论是人,是鸡,是狗,是龟,是鱼,是蛇虫鼠蚁,是蝨子虼蚤,总是一律平等。”
吴组缃《山洪》十:“被窝里掐死个虼蚤都瞒不的人家!”

虼蚤的国语词典

一种跳蚤。以寄主的血液为食,且为鼠疫的媒介。

虼蚤的网络释义

虼蚤

  • 昆虫,赤褐色,善跳跃,寄生在人畜的身体上,吸血液,能传染鼠疫等疾病。亦称“跳蚤”。
  • 虼蚤的翻译

    英语: flea (common colloquial word)​

    汉字详情

    [ge]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JTNN
    五行:
    仓颉: LION
    四角: 58117

    英文翻译

    a flea; species of bee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k7 giet7 [客语拼音字汇] ged5 [台湾四县腔] gak7 giet7 [客英字典] gak7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zǎo [zao]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CYJU
    五行:
    仓颉: EILMI
    四角: 77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

    (2) 同本义

    蚤,啮人跳蚤。——《说文》

    鸱鸺夜撮蚤。——《庄子·秋水》

    得蚤者莫不糜之齿牙,为害身也。——曹植《贪恶鸟论》

    (3) 又如:沙蚤;水蚤;蚤蚊(跳蚤和蚊子。亦泛指小虫);蚤虱(跳蚤和虱子。亦泛指小害虫)

    (4) 通“早”。指月初或早晨

    日至于曾泉,是谓蚤食。——《淮南子·天文》

    不麾蚤。——《礼记·礼器》

    四之日其蚤。——《诗·豳风·七月》

    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5) 又如:蚤亡(早亡);蚤出夜入(早晨出门,晚上归来);蚤作(早晨起身;早起干活);蚤夜(昼夜;早晚)

    (6) 通“爪”( zhǎo)。指甲,脚趾

    因其蹄蚤。——《墨子·非乐上》

    是以差论蚤牙之士。——《墨子·天志下》。注:“蚤作爪。”

    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荀子·大略》

    (7) 又如:蚤牙(爪牙);蚤甲(爪甲)

    副词

    (1) 指时间在先,和“迟”相对

    若皆蚤世犹可。——《国语·周语》

    四之日其蚤。——《诗·豳风·七月》

    不可不蚤虑。——《汉书·刘向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龟策传》

    (2) 又如:蚤世(早逝,夭折);蚤食(即早食);蚤达(指年轻时已任高官。早年即已显达得意);蚤知之士(先知,有先见之明的人)

    英文翻译

    flea; louse

    方言集汇

    ◎ 粤语:zo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u3 [梅县腔] zau3 [台湾四县腔] zau3 [东莞腔]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zo3 [陆丰腔] zo3 [客英字典] zau3 [宝安腔] zau3
    ◎ 潮州话:z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晧上聲開口一等caux/zavts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