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兼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东方朔 ﹞曰:‘其名为 藻兼 ,水木之精也。夏巢幽林,冬潜深河;陛下顷日频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东方朔﹞曰:‘其名为藻兼,水木之精也。夏巢幽林,冬潜深河;陛下顷日频兴造宫室,斩伐其居,故来诉耳!’”
藻兼的网络释义
藻兼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澡声。本义: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2) 同本义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没有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
薄采其藻。——《诗·鲁颂·泮水》
蘋蘩蕰藻之菜。——《左传·隐公三年》。注:“聚藻也。”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召南·采蘋》
(3) 又如:藻火(水藻和火焰。古时官吏绣在官服上的图案)
(4) 泛指水草
水中藻行交横。——苏轼《志林》
(5) 又如:藻川(长有绿色水藻的河川);藻花(水边泽草所开的花);金鱼藻;狸藻等
(6) 词藻,华丽的文辞
攦藻如春华。——班固《答宾戏》
(7) 又如:藻拔(文采出众);藻朗(文辞清明);藻咏(以华美文辞咏诵。指诗文而言);藻雅(文辞典雅)
(8) 文采
华藻繁缛。——曹植《七启》
(9) 又如:藻采(文采,辞采);藻思(做文章的才思)
(10) 通“璪”
天子玉藻。——《礼记·玉藻》
婴用一藻玉瘗。——《山海经·中山经》
形容词
(1) 华美
敷藻翰之陪鳃。——潘岳《射雉赋》
(2) 又如:藻仗(文彩华美的仪仗);藻幄(美丽的篷帐);藻翰(美丽的羽毛。比喻华丽的文辞);藻盖(华美的篷盖);藻翘(色彩华丽的羽毛)
动词
(1) 修饰文章
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房玄龄《晋书》
(2) 又如:藻饰(把文章加以修改润色)
(3) 整理;装饰 。如:藻野(藻饰原野。多以形容仕女所穿的艳服);藻井(旧时天花板上的一种雕花装饰处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海陆丰腔] cau5 [客英字典] cau5 zau3 [梅县腔] zau3 [客语拼音字汇] zau3
◎ 潮州话:c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早 | 子晧 | 精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sɑu | caux/zav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
)。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2)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
(3)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
(4)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
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
(5) 并吞;兼并
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
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
(6) 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
(7) 倍,加倍
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
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
(9) 重复;累积
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
(10) 尽;竭尽
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
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
(11) 胜过;超越 。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
(12) 同,连同
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
形容词
(1) 全部;整个
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
(2)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
(1)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
(2)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兼之;兼且(并且)
副词
(1)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
兼有步兵。——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
兼仗父兄之烈。
兼与药相粘。——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am1 [客英字典] giam1 [东莞腔] giam1 [梅县腔] giam1 [宝安腔] giam1 [客语拼音字汇] giam1 [海陆丰腔] giam1 [陆丰腔] giam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兼 | 古甜 | 見 | 添 | 平聲 | 鹽 | 開口四等 | 添 | 咸 | kem | kie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