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丹藤翠蔓。——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当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可编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种。由藤蒙皮制成);藤轮(藤制的靠枕);藤萝(紫藤的通称);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英文翻译
rattan, cane; creeper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tang4
◎ 客家话:[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en2 [梅县腔] ten2 [台湾四县腔] ten2 [东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ten2
◎ 客家话:[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en2 [梅县腔] ten2 [台湾四县腔] ten2 [东莞腔] ten2 [客英字典] cit7 ten2 [陆丰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t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騰 | 徒登 | 定 | 登開 | 平聲 | 蒸 | 開口一等 | 登 | 曾 | dong | dʰə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蔑省声。本义:薄竹片,可以编制席子、篮子等)
(2) 同本义
笢,竹肤也。从竹,民声。——《说文》。按,竹外青也,亦谓之筠析者,声转谓之篾。》
敷重篾席。——《诗·顾命》
篾篓挑将水边货。(货:卖)——唐彦谦《蟹》
(3) 又如:篾巴(竹篱笆);篾索(竹篾编的绳索);篾席(竹篾编的席子);篾丝(竹篾劈的细丝);篾篓(竹编的盛器。多为圆桶形);篾篮(竹篮子);篾笼(竹笼);篾缆(竹篾编制成的绳索)
(4) 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 。如:苇篾儿
英文翻译
bamboo splints or slats
方言集汇
◎ 粤语:mi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梅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iad6
◎ 潮州话:bhih8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et8 [客英字典] met8 [台湾四县腔] met8 [梅县腔] met8 [东莞腔] met8 [宝安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iad6
◎ 潮州话:bhi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蔑 | 莫結 | 明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met | mi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