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谤

yì yǐ bàng [ yi yi bang]
繁体 薏苡謗
注音 一ˋ 一ˇ ㄅㄤˋ

词语释义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词语解释

  1. 同“ 薏苡之谤 ”。 唐 陈子昂 《题居延古城》诗:“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引证解释

⒈ 同“薏苡之谤”。

唐陈子昂《题居延古城》诗:“桂枝芳欲晚,薏苡谤谁明。”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UJN
五行:
仓颉: TYTP
四角: 443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薏苡的省称 。如:薏苡(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叶可作造纸原料)

(2) 莲子的心,即莲子中的青嫩胚芽

莲青皮,果白,子为的;的中有青为薏。——《尔雅》

英文翻译

seed of job's tears; lotus seed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海陆丰腔] ri5 [客英字典] ji5 [宝安腔] ji5 [梅县腔] j5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力職開入聲開口三等ʔĭəkqik/iok
[yi]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NYW
五行:
仓颉: TVIO
四角: 44780

详细解释

——见“薏苡”( yìyǐ)。如:薏仁(薏苡之仁);薏米(苡仁)

英文翻译

barley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ĭəjix/jiio
bàng [bang]
部首: 226
笔画: 12
五笔: YUPY
五行:
仓颉: IVYBS
四角: 30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 同本义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4) 诽谤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 韩愈《原毁》

(5)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6) 诅咒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英文翻译

slander, libel

方言集汇

◎ 粤语:po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