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蔾
注音
ㄐ一ˊ ㄌ一ˊ
词语释义
即蒺藜。
词语解释
即蒺藜。
《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孔颖达 疏:“蒺蔾之草,有刺而不可践也。” 汉 刘向 《说苑·复恩》:“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矣;树蒺蔾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矣。”参见“ 蒺藜 ”。
引证解释
⒈ 即蒺藜。参见“蒺藜”。
引《易·困》:“困于石,据于蒺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孔颖达疏:“蒺蔾之草,有刺而不可践也。”
汉刘向《说苑·复恩》:“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矣;树蒺蔾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矣。”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声。从艸,疾声。本义:蒺藜)
英文翻译
furze; gorse
方言集汇
◎ 粤语:z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8 [梅县腔] cit8 [海陆丰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 潮州话:之音8 [饶平、揭阳、潮阳]之因8 ,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t8 [梅县腔] cit8 [海陆丰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 潮州话:之音8 [饶平、揭阳、潮阳]之因8 ,zib8(chîp) [澄海、饶平、潮阳]zig8(chîk) [揭阳]zêg8(chê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疾 | 秦悉 | 從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zit/dzit | dzʰ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