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剑
繁体
蒯劍
注音
ㄎㄨㄞˇ ㄐ一ㄢˋ
词语释义
草绳缠柄的剑。
词语解释
草绳缠柄的剑。
清 曹寅 《呼卢歌》:“ 程不识 , 郭细侯 ,秃缨蒯剑徒悠悠。”参见“ 蒯緱 ”。
引证解释
⒈ 草绳缠柄的剑。参见“蒯緱”。
引清曹寅《呼卢歌》:“程不识,郭细侯,秃缨蒯剑徒悠悠。”
蒯剑的网络释义
蒯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蒯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条形,花褐色。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也可造纸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左传·成公九年》
(2) 又如:蒯席(蒯草编的席);蒯履(用蒯草打的草鞋)
(3) 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 姓
动词
用指甲挠
我绰着经儿,只望着他那痒处替他蒯。——《醒世恒言》
英文翻译
a rush, of which various things are made
方言集汇
◎ 粤语:gwa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wai5 [客英字典] kwai5 [台湾四县腔] kwai5 [梅县腔] kwai5
◎ 潮州话:gua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wai5 [客英字典] kwai5 [台湾四县腔] kwai5 [梅县腔] kwai5
◎ 潮州话:gu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蒯 | 苦怪 | 溪 | 皆合 | 去聲 | 卦 | 合口二等 | 蟹 | 皆 | kʰwɐi | khruaih/qoey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英文翻译
sword, dagger, sa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