蒉桴

kuì fú [ kui fu]
繁体 蕢桴
注音 ㄎㄨㄟˋ ㄈㄨˊ

词语释义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词语解释

  1.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苇籥, 伊耆氏 之乐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湻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於君亲;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 宋 苏轼 《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引证解释

⒈ 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礼记·明堂位》:“土鼓、蕢桴、苇籥, 伊耆氏之乐也。”
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上》:“古者民人湻朴,制礼至简,污樽抔饮,可以尽欢於君亲;蕢桴土鼓,可以致敬於鬼神。”
宋苏轼《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蕢桴、苇籥,颇有上古遗音。”

蒉桴的网络释义

蒉桴

  • 蒉桴,读音为kuàifú,汉语词语,释义为用草和土抟成的鼓槌。
  • 汉字详情

    kuì,kuài [kui,kuai]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KHM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LMO
    四角: 44802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艹,贵声。本义:草编的筐子) 同本义

    以一蒉障江、河,用没其身。——《汉书》

    英文翻译

    edible amaranth; straw basket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6

    宋本广韵

    [fu]
    部首: 420
    笔画: 11
    五笔: SEBG
    五行:
    仓颉: DBND
    四角: 42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孚( )声。本义:房屋的二梁)

    (2) 同本义

    桴,栋名。——《说文》

    栋谓之桴。——《尔雅·释宫》。注:“屋稳。”

    桴,极也。——《字林》。按,凡五架屋,正中曰栋,亦曰阿,次曰俘,亦曰梁。

    重桴乃饰。——何晏《景福殿赋》。注:“重栋也。”

    荷栋柎而高骧。——东汉· 班固《西都赋》

    (3) 又如:桴栋(栋梁)

    (4) 小的竹、木筏子

    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皇疏:“桴者,编竹木也。大曰筏,小曰桴。”

    乘桴济河。——《国语·齐语》。注:“小泭曰桴。”

    (5) 又如:桴木(木筏);桴人(船夫);桴筏(竹、木筏);桴槎(木筏)

    (6) 通“枹”。鼓槌

    左并辔,右援桴而鼓。——《左传·成公二年》

    (7) 又如:桴革(鼓锤与战甲);桴鼓(鼓锤与鼓)

    英文翻译

    raft; drum stick; ridge pol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u1 feu5 [海陆丰腔] fu1 [梅县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芳無平聲合口三等phyo/phiup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