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茅

jīng máo [ jing mao]
注音 ㄐ一ㄥ ㄇㄠˊ

词语释义

香草名。茅的一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一说,菁茅为二物。

词语解释

  1. 香草名。茅的一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一说,菁茅为二物。

    《书·禹贡》:“苞匭菁茅。” 孔 传:“匭,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 陆德明 释文引 郑玄 曰:“茅有毛刺曰菁茅。”《穀梁传·僖公四年》:“菁茅之贡不至,故 周 室不祭。” 范宁 注:“菁茅,香草,所以缩酒。”《汉书·王莽传下》:“予亲设文石之平,陈菁茅四色之土。” 顾馀 《咏古》之一:“菁茅几许酬开国,祇是伤心 莽 大夫。”

引证解释

⒈ 香草名。茅的一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一说,菁茅为二物。

《书·禹贡》:“苞匭菁茅。”
孔传:“匭,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
陆德明释文引郑玄曰:“茅有毛刺曰菁茅。”
《穀梁传·僖公四年》:“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
范宁注:“菁茅,香草,所以缩酒。”
《汉书·王莽传下》:“予亲设文石之平,陈菁茅四色之土。”
顾馀《咏古》之一:“菁茅几许酬开国,祇是伤心莽大夫。”

菁茅的国语词典

一种茅。《书经.禹贡》:「包匦菁茅,厥篚玄?玑组。」汉.孔安国.传:「菁以为菹茅,以缩酒。」一说为香草。《谷梁传.僖公四年》「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句下晋.范宁.集解:「菁茅,香草,所以缩酒。」

菁茅的网络释义

菁茅

  • 香草名。茅的一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也就是用成束的茅草来过滤酒中的糟粕,以提高酒精的纯度,使之成为可以飨神的清酒。在今天湖北的南漳、保康、谷城一带,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极深的韩国,仍然有这种遗俗存在。一说,菁茅为二物。
  •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QM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青声。本义:韭菜花)

    (2) 同本义

    菁,韭华(花)也。——《说文》

    其实菁菹。——《周礼·醢人》。司农曰:“非菹也。”

    以西菁菹。——《仪礼·公食礼》。注:“萱菁也。”

    (3) 泛指盛开的花

    秋兰茝蕙,江离载菁。——《文选·宋玉·高唐赋》

    (4) 又如:菁菁者莪(原是《诗经·小雅》的篇名,此诗赞美培育人材,后世遂用来比喻乐育英才)

    (5) 水草 。如:菁茅(植物名。茅的一种,古时用来包裹东西。又香草名。古时用来滤酒,以除去酒中的杂质)

    (6) 华采 。如:菁华;菁英(精华;精英);菁藻(犹精华;精英)

    (7) 泛指蔬菜 。如:菁羹(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英文翻译

    flower of leek family; turnip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z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zin1 | ciang1 [海陆丰腔] zin1 ziang1 cang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ziang1 cang1 [梅县腔] z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1 jin1
    ◎ 潮州话:之英1 徐楹1 ,zêng1 cên1(cheng chh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tsĭɛŋcieng/zieng
    máo [m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C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NIH
    四角: 44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

    (4) 茅屋,简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

    (5) 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6) 姓

    (7)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reeds, rushes, gras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2 [梅县腔] mau2 bau3 [沙头角腔] mau2 [陆丰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2 [客英字典] mau2 [东莞腔] mau2 [宝安腔]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 潮州话: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交平聲開口二等maumrau/m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