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羹

jīng gēng [ jing geng]
注音 ㄐ一ㄥ ㄍㄥ

词语释义

1.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词语解释

  1. 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南朝 梁 萧秀 《为荆州刺史下教》:“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橡饭菁羹,笑谋生之太简。”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一:“菁羹糲饭吾能给,若比 焦先 未是穷。”

引证解释

⒈ 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南朝梁萧秀《为荆州刺史下教》:“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
唐陆龟蒙《幽居赋》:“橡饭菁羹,笑谋生之太简。”
清唐孙华《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一:“菁羹糲饭吾能给,若比焦先未是穷。”

菁羹的网络释义

菁羹

  • 菁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īnɡ ɡēnɡ,是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GE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TQM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青声。本义:韭菜花)

    (2) 同本义

    菁,韭华(花)也。——《说文》

    其实菁菹。——《周礼·醢人》。司农曰:“非菹也。”

    以西菁菹。——《仪礼·公食礼》。注:“萱菁也。”

    (3) 泛指盛开的花

    秋兰茝蕙,江离载菁。——《文选·宋玉·高唐赋》

    (4) 又如:菁菁者莪(原是《诗经·小雅》的篇名,此诗赞美培育人材,后世遂用来比喻乐育英才)

    (5) 水草 。如:菁茅(植物名。茅的一种,古时用来包裹东西。又香草名。古时用来滤酒,以除去酒中的杂质)

    (6) 华采 。如:菁华;菁英(精华;精英);菁藻(犹精华;精英)

    (7) 泛指蔬菜 。如:菁羹(菁菜羹。亦泛指穷人所食的粗菜)

    英文翻译

    flower of leek family; turnip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zing1
    ◎ 客家话:[宝安腔] zin1 | ciang1 [海陆丰腔] zin1 ziang1 cang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ziang1 cang1 [梅县腔] ziang1 [客语拼音字汇] jiang1 jin1
    ◎ 潮州话:之英1 徐楹1 ,zêng1 cên1(cheng chh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tsĭɛŋcieng/zieng
    gēng [geng]
    部首: 619
    笔画: 19
    五笔: UGOD
    五行:
    吉凶:
    仓颉: TGFTK
    四角: 8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羔,从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用肉或菜调和五味做成的带汁的食物。《说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带汁的肉,而不是汤。“羹”表示汤的意思,是中古以后的事情)

    (2) 调和五味的汤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告子上》

    (颖考叔)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左传·隐公元年》

    (3) 煮熟带汁的蔬菜也叫羹

    藜藿之羹。——《韩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贫者所食);羹食(羹汤和饭);羹粥(菜羹和稀饭);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饮食粗劣)

    (5) 汤

    英文翻译

    soup, broth

    方言集汇

    ◎ 粤语:ga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行庚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ɐŋkrang/ke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