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

mǎng yuán [ mang yuan]
注音 ㄇㄤˇ ㄩㄢ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莽原 mǎngyuán

(1) 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

wilderness overgrown with grass

词语解释

  1. 草长得很茂盛的原野。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万里莽原,千里荒漠,在我们的眼中无不变得温和。” 秦牧 《莽原语丝》:“有时驱车百里,见到的村落和市镇也并不多,总是莽原、莽原、莽原。”

引证解释

⒈ 草长得很茂盛的原野。

郭小川《春歌》之一:“万里莽原,千里荒漠,在我们的眼中无不变得温和。”
秦牧《莽原语丝》:“有时驱车百里,见到的村落和市镇也并不多,总是莽原、莽原、莽原。”

莽原的国语词典

地理学上指一种以高草为主,中杂灌木和疏林的植物群落。

如:「巴西高原上,莽原分布甚广,因当地地理情况不同,景观略有差异。」

莽原的网络释义

莽原 (鲁迅主编杂志)

  • 《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是鲁迅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该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刊时,为周刊,附于《京报》发行,共出32期,1926年1月改为半月刊,单独出版,共出48期,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
  • 莽原 (汉语词汇)

  • 莽原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草长得繁密茂盛的原野。
  • 莽原的翻译

    德语: Wildness mit Gras überwachsener Ort (S)​
    法语: vaste plaine steppique

    莽原造句

    而其中两项研究更指出,这片森林的东部和南部,有可能会转变为莽原。
    遨游大海,体会波澜壮阔;攀登高山,领略风景万千;泛舟西湖,感受诗情画意;驰骋草原,感受辽阔莽原;漫步碧草溪边,触摸自然情怀。世界旅游日,打点行囊,快乐出发吧。
    邻近约塞米蒂的公共莽原区有:向东南方向的安塞尔亚当斯莽原区,向东北方向的胡佛莽原区以及向北方的移民莽原区。
    想当然耳,四十岁的一级武士,今后还能有什么大作为?投效军旅,也许可以做一个什伍之长,但白莽原还有好多人需要他照顾,他离不开。
    在经历了弗吉尼亚莽原战役、斯波特瑟尔韦尼亚战役和冷港战役等血腥之战后,谢尔曼挺进乔治亚州。在包围了弗吉尼亚的彼特斯堡,战争告一段落了。
    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不仔细分辨,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
    格兰特开始实行消耗战略,他不顾联邦军在莽原战役和斯波特瑟尔韦尼亚县府战役中的惨重伤亡,开始包围李将军在维吉尼亚州彼得斯堡的军队。
    比雨水还多的绿色颜料,被谁掀翻了,泼泼洒洒地,愣是将山野莽原,绿得一望无际,绿得一塌糊涂。
    王莽原本就善于在头发上做文章,大爷王凤病重时,王莽“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不用说,法兰西是个美丽的地方,可是我是太怀念那莽原和麋鹿了。
    最适的绵羊牲口数目与莽原内周年生的成年值物树木及其生质量呈正比,但与植物幼苗之数目呈反比。
    资料显示,潘春革等人将油罐车后格装入莽原公司的食用豆油,前格装入绿力公司掺“地沟油”的饲料油。
    大青山,山高险奇,连绵万里,其间险谷、恶沼、湖泊、森林、莽原纵横交错,里面更有数不清的各类毒虫妖兽,自然,也有不少的天地灵粹遍布其间。
    科罗拉多崎岖不平的莽原区——被命名的各个山峰,比如玛塞丽娜山——秋天的时候就变成金色了。
    莽原社是以《莽原》周刊为依托自然形成的一个文学社团,鲁迅是其领袖与灵魂。
    计画目标是保护沙赫尔带(撒哈拉南部的乾燥莽原)里珍贵的可耕土地免于沙漠化。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

    汉字详情

    mǎ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DA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IKT
    四角: 444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莽,草也。——《小尔雅》

    暴骨如莽。——《左传·哀公元年》

    在野曰草芒之臣。——《孟子》

    罗千乘于林莽。——《汉书·扬雄传》

    地饶广荐草莽水泉。——《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伏戎于莽。——《易·同人》

    (3)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4) 草

    食莽饮水,枕块而死。——《淮南子》

    (5) 姓

    形容词

    (1) 茂密;盛多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楚辞·九章·怀沙》

    (2)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3) 无涯际的样子

    莽,大也。——《小尔雅》

    何以为之莽莽也。——《吕氏春秋·知接》。注:“长大貌。”

    平原莽千里。——谭嗣同《出潼关渡河》

    (4)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5) 渺茫;迷茫 。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6) 粗疏;鲁莽 。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7) 大;猛烈 。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英文翻译

    thicket, underbrush; poisonous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ng3 [东莞腔] mong3 [宝安腔] mong3 [陆丰腔] mang3 [梅县腔] mang3 [客语拼音字汇] m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補上聲開口一等mumox/muu
    yuán [yuan]
    部首: 206
    笔画: 10
    五笔: DRII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HAF
    四角: 7129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 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2)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原,水泉本也。——《说文》。俗字作“源”。

    原泉混混。——《孟子》

    原流、泉浡。——《淮南子·原道》

    犹塞川原为潢洿也。——《汉书·食货志》

    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原泉(源泉);原流(源流)

    (4) 起源;根本;根由

    必达于礼乐之原。——《礼记·孔子闲居》。注:“犹本也。”

    原小则鲜。——《史记·货殖列传》。

    (5) 又

    衣食之原。

    (6) 又

    原大则饶。

    (7) 又如:原故(原因);原凶(凶杀案的主犯);原曲(原委和底细)

    (8) 原野

    广平曰原。——《尔雅》

    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川原无际。——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原燎(原野上大火延烧);原色(原野的景色);原陵(平原与丘陵)

    形容词

    (1) 原来

    原不过此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原道(原来说;原来);原起(原来;起初);原自(本来;原来);原身(原来的身形);原心(本心,本意);原价(原来的价格);原额(原来规定的数额)

    (3) 本来

    若果为原版所有。——《书林清话》

    (4) 又如:原底子(本来;从前);原说(本来说);原形毕露(本来面貌)

    (5) 最初的 。如:原脚子(原本);原解(捉拿犯人归案的差役);原供(最初的供词)

    (6) 未加工的 。如:原油;原粮

    动词

    (1) 推究

    原心定罪。——《汉书·薛宣传》。注:“谓寻其本也。”

    原其理,当是为谷大水冲激……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

    原庄宗。—— 宋· 欧阳修《伶官传》

    (2) 又如:原情(推究本情);原察(推究考察);原君;原毁

    (3) 宽恕

    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庄子·天道》

    (4) 又如:原宥(原谅宽恕);原刑(恕罪);原省(宽恕并免除其罪);原降(原宥而减罪);原赦(宽恕赦免)

    (5) 赦免 。如:原洗(赦免洗雪);原恕(赦免);原遣(赦免释放)

    英文翻译

    source, origin, beginn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a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沙头角腔] n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guang5 (ngûang) 「潮州」nguêng5 (ngûeng 旧时:ngûe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愚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ŋĭwɐnngyan/ng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