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悼

jiàn dào [ jian dao]
繁体 薦悼
注音 ㄐ一ㄢˋ ㄉㄠˋ

词语释义

1.作佛事悼念死者。

词语解释

  1. 作佛事悼念死者。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自昔名公下世,太学生必相率至佛宫荐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其友 周逸卿 ,为率平日交游,裒金作设冥佛事,以荐悼之。”

引证解释

⒈ 作佛事悼念死者。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七:“自昔名公下世,太学生必相率至佛宫荐悼。”
宋郭彖《睽车志》卷二:“其友周逸卿,为率平日交游,裒金作设冥佛事,以荐悼之。”

荐悼的网络释义

荐悼

  • jiàn dào ㄐㄧㄢˋ ㄉㄠˋ
  • 荐悼(荐悼)
  • 作佛事悼念死者。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自昔名公下世,太学生必相率至佛宫荐悼。”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其友 周逸卿 ,为率平日交游,裒金作设冥佛事,以荐悼之。”
  • 汉字详情

    jiàn [jia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DHB
    五行:
    吉凶:
    仓颉: TKLD
    四角: 442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草,存声。本义:草垫子) 同本义

    荐,薦席也。——《说文》。按,凡亲地者谓之筵,加于筵者谓之席。席即因也,重于筵也。

    副词

    (1) 再;又;接连

    荐,再也。——《尔雅》

    荐,重也。——《小尔雅》

    晋荐饥。——《左传·僖公十三年》

    以荐食上国。——《左传·定公四年》

    饥馑荐降。——《国语·鲁语上》

    (2) 又如:荐仍(接连而来);荐更(反复经历);荐臻(荐蓁。接连地来到;一再遇到);荐饥(连年灾荒;连续灾荒)

    名词

    (1) 同本义

    薦,黍蓬。——《尔雅》。按,蒿类也,或以为野茭。

    麋鹿食荐。——《庄子·齐物论》。崔注:“甘草也。”

    (2) 又如:荐草(茂盛的牧草)

    (3) 细草

    薦草多衍。——《管子·八观》。注:“茂草也。”

    其民不衣而褐薦。——《素问·异法方宜论》。注:“谓细草也。”

    北胡随畜薦居。——《汉书·终军传》

    (4) 又如:荐居(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住所)

    (5) 假借为荐。草垫子

    薦,席也。——《广雅》

    (6) 又如:草荐;荐席(垫席);荐蒋(垫席);荐藉(草席)

    动词

    (1) 介绍进献人才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孟子·万章上》

    中外交荐。——清· 张廷玉《明史》

    徐公 致靖荐。——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荐本(官吏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奏本);荐辟(举荐);荐书(推荐信);荐士(推荐有才德的人)

    (3) 进;进献

    未遑荐璧。——《梁书·袁昂传》

    (4) 又如:荐酒;荐璧(进献璧玉);荐贿(奉献财物)

    (5) 衬,垫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贾谊《吊屈原赋》

    (6) 又如:荐居(垫草而居)

    (7) 包裹

    韦恕荐轮,第中游戏。——汉· 荀悦《汉纪》

    (8) 无酒肉作贡品的祭祀,素祭

    (9) 如:荐新(果菜米谷刚熟,先到神主先人前设供祭祀);荐享(祭献;祭祀);荐奠(祭奠。祭祀的仪式,即向鬼神敬献祭品);荐羞(奉献的祭品);荐享(进献祭品祭祀)

    (10) 指请和尚道士念经拜忏以超度亡灵 。如:荐亡(为死者念经或做佛事,使其亡灵早日脱难超升);荐度(念经或做佛事,使亡灵脱难超升);荐悼(作佛事悼念死者)

    (11) 铺陈

    君荐虎皮道旁。——宋· 叶适《毛积夫墓志铭》

    (12) 执;举起 。如:荐刀(举刀;执刀)

    英文翻译

    repeat, reoccur; recommend

    方言集汇

    ◎ 粤语:zi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en5 [东莞腔] zen5 [海陆丰腔] zien5 [客英字典] zien5 [梅县腔] zien5 [宝安腔] zen5 [客语拼音字汇] jian4
    ◎ 潮州话:之因3 [潮阳]之嫣3 ,zing3(chìng) [揭阳]zêng3(chèng) [潮阳]ziang3(chià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在甸先開去聲開口四等zenh/dzenndzʰien
    dào [dao]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H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YAJ
    四角: 910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2) 同本义

    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说文》

    隐悼播越。——《国语·晋语》

    恐惧从处曰悼。——《周书·谥法》

    怵悼栗而耸兢。——张衡《西京赋》

    中心是悼。——《诗·桧风·羔裘》。注:“动也。”

    心栗手悼,书不成字。——陈寿《三国志》

    (3) 又如:悼栗(因惊恐而战栗);悼慑(害怕)

    (4) 悲痛;哀伤

    悼,哀也。——《广雅》

    七年曰悼。——《礼记·曲礼》。注:“怜爱也。”

    年中早夭曰悼。——《周书·谥法》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卫风·氓》

    昔者,楚欲攻 宋, 墨子闻而悼之。——《淮南子·修务训》

    (5) 又如:痛悼;恸悼;伤悼;哀悼(悲痛地追念);悲悼(伤心悼念);悼丧(悲伤沮丧)

    (6) 悼念

    帝闻之而悼之。——魏妆《魏书》

    (7) 又如:悼恩(感怀恩德)

    名词

    指年幼之人 。如:悼耄(指幼童和老人);悼稚(年幼者)

    英文翻译

    grieve, mourn, lament; grieved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梅县腔] tau5 [海陆丰腔] do6 tau6 [客英字典] tau5 [宝安腔] tau5 [客语拼音字汇] tau4 to4 [台湾四县腔] do5 tau5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七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到去聲開口一等dauh/dawdʰ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