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荡荡

máng máng dàng dàng [mang mang dang dang]

词语释义

空旷远大的样子。引文:“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上岸看时,只见茫茫荡荡,都是芦苇,正不见一些旱路。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

成语用法

茫茫荡荡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茫茫荡荡造句

一提国魂,便想起月含羞,心里霎那间茫茫荡荡。
只见茫茫荡荡的江面上,并无一只渡船。
官军迤逦前行,直进到水泊边,竟不见一个军马,但见隔水茫茫荡荡,都是芦苇烟水,远远地遥望见水。
方向感是人原有的本能,就算迷失在茫茫荡荡的沙漠之中,人的方向感也仍然是有的。
天黑了,一片赤云茫茫荡荡遮笼了天穹。
从仙人顶上望去,远处茫茫荡荡,远近山峰影影绰绰。
脊轩探出头往下望,只见茫茫荡荡的群山绿浪滚滚,迤逦远去。
女子的肚子,那里边的热血直喷洒在了这茫茫荡荡的西域大地上。
十大属性,在茫茫荡荡的宇宙开演着,这斗属大陆里,直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直能当奴民,才能得以生存。

汉字详情

má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YV
四角: 441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芒声。本义:水浩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茫乎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茫无涯际(茫无边际。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4) 迷蒙不明;模糊不清

茫乎昧乎,未之尽者。——《庄子·天下》

(5) 又如:茫洋(广大无垠的样子);茫乎(芒乎。茫然。无所知的样子);茫如(茫然。谓无所知);茫无所知(一点也不知道);茫茫荡荡(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茫昧(幽暗不明,模糊不清)

英文翻译

vast, boundless, wide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陆丰腔] mong3 [梅县腔] mong2 [客英字典] mong2 [宝安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mɑŋmang
má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Y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YV
四角: 441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芒声。本义:水浩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茫乎其若迷。——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拔剑四顾心茫然。——唐· 李白《行路难》

(3) 又如:茫无涯际(茫无边际。辽阔浩渺而无边际)

(4) 迷蒙不明;模糊不清

茫乎昧乎,未之尽者。——《庄子·天下》

(5) 又如:茫洋(广大无垠的样子);茫乎(芒乎。茫然。无所知的样子);茫如(茫然。谓无所知);茫无所知(一点也不知道);茫茫荡荡(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茫昧(幽暗不明,模糊不清)

英文翻译

vast, boundless, widespread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ng2 [东莞腔]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陆丰腔] mong3 [梅县腔] mong2 [客英字典] mong2 [宝安腔] m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mɑŋmang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

dàng [d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INR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ENH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皿,从汤,汤亦声。本义:洗涤)

(2) 同本义

荡亡秦之毒螫。——班固《西都赋》

(3) 动;摇动;震动

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庄子·庚桑楚》

天下不能荡也。——《荀子·劝学》

以荡上心。——《吕氏春秋·季春纪》

以其休止不荡也。——《淮南子·说山》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波心荡,冷月无声。——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荡突(冲撞);荡心(摇荡心神);荡摇(动摇);荡荡悠悠(摇荡、飘流的样子)

(5) 清除

荡平塞表。——曹操《表论田畴功》

(6) 又如:荡风(两广的一种风俗。女婿在未见岳父岳母前,依俗饮一大杯酒。有荡除行路风寒之意);荡除(消灭)

(7) 毁坏;破坏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杜甫《无家别》

(8) 又如:荡产(破产,耗尽财产);荡散(消失;毁败);荡灭(毁灭;消灭)

(9) 诱惑;迷惑 。如:荡心(惑乱心志);荡惑(迷惑)

(10) 宽恕 。如:荡宥(宽恕;原谅)

(11) 冲撞;冲杀;触碰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

(12) 又如:荡突(冲撞。即唐突);荡析(游走离散)

形容词

(1) 放纵,放荡

余心荡。——《左传·庄公四年》

德荡者其行伪。——《淮南子·俶真》

吉驭者耆酒,数逋荡。——《汉书·丙吉传》

古之 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论语·阳货》

(2) 又如:荡荡(放纵邪僻);荡子(远行在外,流荡不归的男子;游荡放浪,不务正业的男子)

(3) 平坦

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宋· 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坦荡;荡无高卑(地位平等,没有高低尊卑);荡荡(平坦、宽坦的样子)

(5) 广阔

荡荡洪水滔天。——《史记·五帝纪》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6) 又如:荡漭(广阔无边貌);荡荡(广大的样子)

名词

(1) 浅水湖 。如:黄天荡

(2) 积水长草的洼地 。如:芦苇荡;荡地;芦花荡;菱荡

(3) 姓

英文翻译

pond, pool; wash away, cleanse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