茔域

yíng yù [ ying yu]
繁体 塋域
注音 一ㄥˊ ㄩˋ

词语释义

墓地。

词语解释

  1. 墓地。

    《周礼·春官·肆师》“掌兆中庙中之禁令” 汉 郑玄 注:“兆坛,塋域。”《后汉书·栾巴传》:“大行皇帝晏驾有日,卜择陵园,务从省约,塋域所极,裁二十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东南流逕 汉 弘农 太守 张伯雅 墓,塋域四周,垒石为垣。”《周书·孝义传·荆可》:“然 可 家旧墓,塋域极大。”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不敢望归扫塋域,退託先人之庐,以尽餘齿。”

引证解释

⒈ 墓地。

《周礼·春官·肆师》“掌兆中庙中之禁令” 汉郑玄注:“兆坛,塋域。”
《后汉书·栾巴传》:“大行皇帝晏驾有日,卜择陵园,务从省约,塋域所极,裁二十顷。”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东南流逕汉弘农太守张伯雅墓,塋域四周,垒石为垣。”
《周书·孝义传·荆可》:“然可家旧墓,塋域极大。”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不敢望归扫塋域,退託先人之庐,以尽餘齿。”

茔域的国语词典

墓穴。

茔域的网络释义

茔域

  • 茔域是词语,拼音yíng yù,释义为墓地。
  • 汉字详情

    yíng [ying]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PFF
    五行:
    仓颉: TBG
    四角: 44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荧( yíng)省声。本义:墓地)

    (2) 同本义

    茔,墓也。——《说文》

    茔,墓地。——《玉篇》

    茔,葬地也。——《广雅》

    赐茔杜东。——《汉书·张安世传》。注:“冢地也。”

    太皇太后诏外家王氏田非冢茔,皆以赋贫民。——《汉书》

    (3) 又如:茔树(墓地上的树木,多为松柏等)

    (4) 坟

    先茔在杭。——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用黄土封茔;茔户(受官府之命专事看守坟茔的民户);茔墓(坟墓)

    动词

    (1) 埋葬

    未欲茔于他山,就瘗于西垒之根。——宋· 侯延庆《退斋笔录》

    (2) 又如:茔葬(丧葬)

    英文翻译

    grave, tomb, cemetery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潮州话:iong5(îong) [揭阳、潮阳]uêng5(ûeng) [澄海]êng5(êng)

    宋本广韵

    [yu]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AKG
    五行: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GIRM
    四角: 431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或( )声。土,表示疆土。“域”本作“或”,与“国”同义。“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为会意字。本义:疆界,疆域)

    (2) 同本义

    域,邦也。——《说文》。按,或者,封也,国者,邦也:天子诸侯所守土为域,所建都为邦。

    以保尔域。——《汉书·韦元成传》。注:“谓封邑也。”

    正域彼四方。——《诗·商颂·玄鸟》

    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汉书》

    (3) 又如:域野(境内乡野);域内(域中);域外(境外;国外)

    (4) 地区,区域

    出百死,入绝域。——《汉书》

    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后汉书·班超传》

    (5) 又如:异域;西域

    (6) 范围

    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韩非子》

    (7) 茔地,坟地

    葛生蒙棘,蔹蔓於域。——《诗·唐风·葛生》

    (8) 又如:域兆(坟墓的界址;墓地)

    (9) 局限

    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诗人之眼,则通古今而观之。——王国维《人间词话》

    (10) 又如:域域(形容浅狭无知)

    英文翻译

    district, region, boundary; 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wik6
    ◎ 客家话:[宝安腔] wet7 [梅县腔] wet7 [东莞腔] wet7 [客英字典] vet7 [陆丰腔] wet7 [客语拼音字汇] ved6 [台湾四县腔] wet7 [海陆丰腔] wet7
    ◎ 潮州话:hog8(hôk)[揭阳、潮阳]huêg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雨逼職合入聲合口三等ĭwəkyk/hv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