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

máo cǎo [ mao cao]
注音 ㄇㄠˊ ㄘ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茅草 máocǎo

(1) 草名。即“白茅”。各种可用于或适于盖茅屋屋顶的常见高杆粗禾草的泛称。禾本科,多年生草本

thatch gras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thatch grass] 草名。即白茅。各种可用于或适于盖茅屋屋顶的常见高杆粗禾草的泛称。禾本科,多年生草本 白茅别名:茅针、丝茅草、茅根、茅草、兰根、拉丁学名:Imperata cylindrica (Linn.Beauv.))禾本科、白茅属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秆直立,高30-80厘米,具1-3节,节无毛。根茎可入药。白茅,春生芽,花苞时期的花穗称为谷荻,布地如针,故有茅针之称。

茅草的国语词典

茅的通称。

茅草的翻译

英语: sogon grass
德语: Dachstroh (S)​, Schilfrohr (S)​
法语: roseau

茅草造句

战士们用茅草和树枝做伪装,把自己隐蔽起来。
那间茅草屋已经风雨飘摇了五年了。
皎洁的月光落在茅草屋顶,如同为茅屋披上了婚纱,恰似一位害羞的新娘袅袅娜娜。
爷爷把这些茅草铺到小棚子上。
我寧可住在这破茅草屋中,也不愿去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
他黑苍苍的脸上长满了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山脚下有一间孤零零的茅草房。
风大到连茅屋顶的茅草都被吹走了。
狂风意地吹打着茅草屋。
山脚下有一间茅草屋。
在江村的最北端一个小山坡上,孤零零地立着三间茅草房,草房周围用圪针围起一百多平方米的空地当作小院,这就是江舟的家了。
村庄里面的房屋不是很多,并且房屋显得比较的破旧,还是用茅草加泥土堆砌起来的,可以想像一旦碰到下雨天的话,屋内都要泛滥成灾了,又是一个贫穷的小村庄。
茅草屋外,一个在匍匐而行的小男孩在射箭。
人走了,心碎了,找个面条上吊了;天黑了,夜高了,碰到竹竿撞晕了;风停了,雨住了,出门掉进泥坑了;天冷了,地冻了,喝口凉水上冻了;风起了,云动了,掉根茅草砸倒了;你走了,天暗了,处处跟我作对了;伤你了,天罚我,吓的不敢出门了;亲爱的,原谅我,否则要变宅男了。
现在开发区也是遍地开花,就连通城地区各县都是跃跃欲试,实际上呢,就是圈上一大片良田肥地,结果企业没引进来,茅草倒是长得一人多深。
刘木威,主要任务是建房子,现在工具基本没有,也就是用茅草搭简易的地窝子,总不能一直天当被地当床吧。
人们仍然住着低矮的茅草庵棚,里头阴暗潮湿。
她采用无性杂交方法,反复试验,最终培育出高羊茅草新品系———“沪青矮”。
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开始用木头的屋顶板来代替茅草屋顶。
轻骑简从的骊山军吐出含在口中的茅草、取出马匹嘴中的铁环,分左中右呐喊着三部直扑周文军的临时营地。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C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NIH
四角: 44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

(4) 茅屋,简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

(5) 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6) 姓

(7)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reeds, rushes, gras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2 [梅县腔] mau2 bau3 [沙头角腔] mau2 [陆丰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2 [客英字典] mau2 [东莞腔] mau2 [宝安腔]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 潮州话: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交平聲開口二等maumrau/meau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茅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