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庐

máo lú [ mao lu]
繁体 茅廬
注音 ㄇㄠˊ ㄌ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茅庐 máolú

(1) 茅舍;草屋

thatched cottage

词语解释

  1. 亦作“茆庐”。草屋。

    唐 张籍 《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驄马入深山。” 宋 梅尧臣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明 刘基 《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诗:“为爱山中世事疎,看山终日坐茅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 苏曼殊 《遁迹记》:“嗣余忽醒,身卧茅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茆庐”。草屋。

唐张籍《送韩侍御归山》诗:“新结茆庐招隐逸,独骑驄马入深山。”
宋梅尧臣《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诗之一:“折竹压篱曾碍过,却穿松下到茅庐。”
明刘基《崇福寺俦上人看山楼》诗:“为爱山中世事疎,看山终日坐茅庐。”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花姑子》:“此非安乐乡。幸老夫来,可从去,茅庐可以下榻。”
苏曼殊《遁迹记》:“嗣余忽醒,身卧茅庐。”

茅庐的国语词典

草屋。

茅庐的网络释义

茅庐

  • 茅庐,指用茅草盖的屋,泛指草屋。
  • 特指南阳诸葛庐。
  • 拼音:máo lú。
  • 注音:ㄇㄠˊ ㄌㄨˊ
  • 茅庐造句

    为了表示诚意,我决定三顾茅庐,请王先生出马协助。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成绩,校长三顾茅庐去请特级教师来给我们上课。
    他这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怎比得过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手?
    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由于校长三顾茅庐的诚意,终于请来李博士蒞校任教。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给打动了。
    初出茅庐的王强战胜了老将张明,取得了这次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他必定相当出色,所以初出茅庐,老总就委以重任。
    董事长以三顾茅庐的诚心,到处延揽人才。
    小明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料事如神的本事,就初出茅庐的小书童。
    大名鼎鼎的刘备也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这个问题对初出茅庐的首相鸠山由纪夫越来越重要。
    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毕竟独木难支。诸葛亮死,蜀汉还灭亡了。
    请大家对初出茅庐的社会新鲜人,多鼓励,少批评。
    我刚参加工作,可说是初出茅庐,应该虚心地向老师傅们学习。
    初出茅庐:他虽然初出茅庐,工作起来却是有条有理。
    这位技术精湛的技术员是我们三顾茅庐才请来的功臣。
    我是初出茅庐,才到这里工作,请多多关照。
    校长三顾茅庐,诚恳地邀请爷爷再返学校代课。
    他初出茅庐,哪有可能独当一面的能力?

    汉字详情

    máo [mao]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C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NIH
    四角: 44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

    (4) 茅屋,简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

    (5) 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6) 姓

    (7)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reeds, rushes, grass;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2 [梅县腔] mau2 bau3 [沙头角腔] mau2 [陆丰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2 [客英字典] mau2 [东莞腔] mau2 [宝安腔]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 潮州话: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交平聲開口二等maumrau/meau
    [lu]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YN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HS
    四角: 00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 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

    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3) 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 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或黔其庐。——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竭其庐之入。——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焚汝庐。——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庐舍(田舍;茅屋);庐落(庐舍院落);庐舍丘墟(家业败落);庐井(房舍田园);庐宇(房屋)

    (5)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6)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如:庐厂(临时用的丧棚);庐寝(古人服丧所住的墓旁小屋)

    (7)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8) 又如:庐帐(以帐幕作居室;帐篷);庐徼(驻有巡逻守备兵丁的营舍)

    (9) 古州名 。故址在今安徽省合肥市一带

    (10) 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11) 又如:庐器(古代戈属兵器的柄);庐人(造戈矛之柄的工匠)

    动词

    寄住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英文翻译

    hut, cottage; name of a mountain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 客家话:[梅县腔] lu2 [客英字典] lu2

    宋本广韵

    茅庐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