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山名。在 江苏省 句容县 东南。原名 句曲山 。相传有 汉 茅盈 与弟 衷 固 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 茅山 。
《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止于 句容 之 句曲山 ,恒曰……昔 汉 有三 茅君 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 茅山 。”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原名句曲山。相传有汉茅盈与弟衷固采药修道于此,因改名茅山。
引《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昔汉有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茅山的国语词典
山名。位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景帝时茅盈曾偕弟固、衷居此,故称为「茅山」。
茅山的网络释义
茅山 (江苏句容茅山)
茅山的翻译
茅山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 同本义
茅,菅也。——《说文》。按,菅之不滑泽有毛者,可缩酒;又以为藉。
藉用白茅。——《易·大过》
昼尔于茅。——《诗·豳风·七月》
祭祀共萧茅。——《周礼·甸师》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孟子·尽心下》
尔贡包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卷我屋上三重茅。——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茅飞渡江;抱茅入竹;茅卜(古代卜法之一。琼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古人以为灵验,用琼茅来占卜吉凶称为茅卜);茅店(茅草搭盖的客店。指简陋的旅舍);茅茹(茅根相牵连的样子。喻同类事物之相互牵引);茅茨(茅草屋。上古房屋都是茅顶,殷墟出土的宫室屋顶都覆以茅草);茅塞(茅草蔽塞山路,不能通行。比喻人心遭受物欲蒙蔽,不能通透义理);茅屋采椽(用茅草盖屋顶,柞木做屋橼。比喻居处的俭朴)
(4) 茅屋,简陋的居住 。如:茅舍(茆舍。茅屋);茅店(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茅茨(茆茨。茅屋;亦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茅轩(茅舍);茅堂(茆堂。草盖的屋舍)
(5) 借指茅土之封 。如:茅土(指王、侯的封爵。古天子分封王、侯时,用代表方位的五色土筑坛,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色土,包以白茅而授之,作为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茅社(茆社。古天子分封诸侯,授之茅土,使归国立社,称作茅社)
(6) 姓
(7) 通“旄”。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 庄王。——《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2 [梅县腔] mau2 bau3 [沙头角腔] mau2 [陆丰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2 [客英字典] mau2 [东莞腔] mau2 [宝安腔] mau2 [客语拼音字汇] mau2
◎ 潮州话:m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茅 | 莫交 | 明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mau | mrau/me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山 | 所閒 | 生 | 山開 | 平聲 | 刪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ʃæn | sren/sha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