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优美;高尚。
《三国志·吴志·张温传》:“ 温 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
才能卓越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 孟坚 又云:‘ 刘向 、 扬雄 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 金 党怀英 《君锡生子四月八日》诗:“ 蓟山 东盘 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俊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花奴 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复之》:“《本朝名臣传》云:‘ 钱若水 额有异骨,山庭月角,姿仪英秀。’” 冰心 《斯人独憔悴》:“头等车上,凭窗立着一个少年……眉目很英秀。”
引证解释
⒈ 优美;高尚。
引《三国志·吴志·张温传》:“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卓躒冠群。”
⒉ 才能卓越的人。
引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舍英秀而杖常民者,吾知其不能叙彝伦而臻升平矣。”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孟坚又云:‘ 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
金党怀英《君锡生子四月八日》诗:“蓟山东盘出英秀,政与德门宜子孙。”
⒊ 俊美。
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花奴但英秀过人,悉无此状,故无猜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复之》:“《本朝名臣传》云:‘ 钱若水额有异骨,山庭月角,姿仪英秀。’”
冰心《斯人独憔悴》:“头等车上,凭窗立着一个少年……眉目很英秀。”
英秀的网络释义
英秀 (汉语词语)
反义词
英秀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2)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4)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5)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 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6)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7)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8)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9) 精灵;神灵
(10) 古国名 。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如:英氏
(11)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英美
(13) 姓
形容词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3)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5)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6)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宝安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梅县腔] jin1 [沙头角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东莞腔]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霙 | 於驚 | 影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ʔĭɐŋ | qieng/y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2) 同本义
荣而实者谓之秀。——《尔雅》
秀,出也。——《广雅》
实发实秀,实坚实好。——《诗·大雅·生民》
(3) 又如:秀发(指植物生长繁茂,花朵盛开);秀穗(植物从叶鞘长出穗);秀而不实(禾谷叶穗开花而不结实)
(4) 草类结实
(5) 又如:秀孚(开花结实)
(6) 成长
振振子孙,或秀或苗。——《后汉书·孝章皇帝八王传赞》
(7) 又如:秀茂(生长茂盛);秀甲(娇嫩的新芽)
形容词
(1) 美好,秀丽(指人的容貌姿态或景物,重于内在的气韵)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楚辞·大招》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佳木秀
天下奇秀。——宋· 沈括《梦溪笔谈》
秀出半天。——《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又如:秀溜(秀气;俊巧);秀而不媚(秀丽而不妖媚);秀上(秀美高雅);秀木(秀美的树木)
(3) 茂盛。亦指茂盛的草木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又如:秀草(茂盛之草);秀蔚(谓山陵秀美草木繁茂)
(5) 特异;优秀。多指人品德美好
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楚辞·屈原·大招》
后剌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马弟吾乡秀,青云正壮年。—— 元· 张宇《送马德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国魏· 李康《运命论》
(6) 又如:秀士(德行才艺出众的人);秀世(特出于世);秀立(秀升特出);秀艾(优异俊美之士);秀茂(优异突出的人才)
名词
(1) 草木之花
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山鬼》。按,三秀即小正之秀幽、秀萑苇、秀莽也。灵芝之说起于汉,古芝即菌,王逸注:“三秀,芝草,失之。”
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汉武帝《秋风辞》
(2) 宋、明间对官僚贵族子弟和有财势者的称呼
秀者,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u5 [梅县腔] siu5 ciu5 [沙头角腔] sieu5 [宝安腔] siu5 [陆丰腔] siu5 [客英字典] siu5 [台湾四县腔] siu5 [东莞腔] siu5 [客语拼音字汇] xi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秀 | 息救 | 心 | 尤 | 去聲 | 宥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siuh/siow | sĭə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