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

yīng liè [ ying lie]
注音 一ㄥ ㄌ一ㄝ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英烈 yīngliè

(1) 英勇刚烈

英烈女子
heroic

(2) 英勇牺牲的烈士

学习英烈们的革命精神
victim

(3) 卓越的功绩

immortal feats

词语解释

  1. 丰伟的功业。

    唐 张说 《姚文贞神道碑》:“有詔掌文之官,记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之二:“英烈貽厥孙,百代神犹王。” 清 赵翼 《古诗》之十三:“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2. 刚烈;勇猛。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 常山 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訶雷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太宗 有骏马曰‘师子驄’,极猛悍, 太宗 亲控驭之,不能驯。 则天 时侍侧,曰:‘惟妾能制之。’……由此观之,其英烈猛厉之气,亦自发露,特 太宗 不之觉耳。” 清 赵翼 《古诗》之四:“五行性各殊,惟火最英烈。”

  3. 犹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 长洪 字 师林 ,少从塾师读书,闻先生述古孝义长者英烈之事,窃听常罔倦。”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羣众最怜英烈女,口碑传出足千秋。” 欧阳山 《三家巷》三十:“ 仁哥 死得英烈,你们就是大家的亲娘,亲嫂子,生活不用担忧!”

  4. 指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烈士。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宣言》:“中共中央谨向我民族英烈致沉痛的哀悼!” 刘白羽 《歌唱李仁杰》诗:“革命英烈 李仁杰 ,虽死如生笑盈盈。”

引证解释

⒈ 丰伟的功业。

唐张说《姚文贞神道碑》:“有詔掌文之官,记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
唐李白《赠张相镐》诗之二:“英烈貽厥孙,百代神犹王。”
清赵翼《古诗》之十三:“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⒉ 刚烈;勇猛。

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常山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訶雷母。”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太宗有骏马曰‘师子驄’,极猛悍, 太宗亲控驭之,不能驯。 则天时侍侧,曰:‘惟妾能制之。’……由此观之,其英烈猛厉之气,亦自发露,特太宗不之觉耳。”
清赵翼《古诗》之四:“五行性各殊,惟火最英烈。”

⒊ 犹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清刘大櫆《乡饮宾金君传》:“长洪字师林,少从塾师读书,闻先生述古孝义长者英烈之事,窃听常罔倦。”
董必武《武昌东湖九女墩》诗:“羣众最怜英烈女,口碑传出足千秋。”
欧阳山《三家巷》三十:“仁哥死得英烈,你们就是大家的亲娘,亲嫂子,生活不用担忧!”

⒋ 指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烈士。

《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宣言》:“中共中央谨向我民族英烈致沉痛的哀悼!”
刘白羽《歌唱李仁杰》诗:“革命英烈李仁杰,虽死如生笑盈盈。”

英烈的国语词典

英雄伟烈。

如:「英烈千秋」、「满门英烈」。

英烈的网络释义

英烈

  • 为正义事业不断奋斗而做出牺牲的人们。
  • 英烈造句

    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写下一首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英烈们要是没有你们用鲜血和身躯的付出,就不会有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好好学习,发扬你们坚强勇敢的精神,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虎劲长存,救命降魔,英烈人人颂;兔年新至,扶贫效国,赤心户户歌。
    英烈们,今天的繁荣富强,是用你们的身躯和血肉铸造的。你们是祖国的骄傲,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
    虎劲长存,救命降魔,英烈人人颂。
    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虽死犹生,永远被我们所铭记。
    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
    这些英烈们必将青史留名。
    英烈们,在你们艰苦的奋斗之下,我们祖国繁荣昌盛,今天的美好的生活,是靠的你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您们人虽然牺牲了,但是,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我向你们致敬。
    清明节又要到了,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到那里人流如水,哀思如潮,上万名大学生、中学生到此祭奠英烈。
    从山顶观景平台远眺,陵园东面的英雄山、牛形山、青山界等战场遗址尽收眼底,与英烈忠魂遥遥相望。
    陵园内还辟有四平英烈事迹展览馆。
    他们千里奔随,出生入死,慷慨赴难,亮节高风,英烈煌煌。
    当日,在广场上举行了祭奠仪式,嘉宾们一起向英烈敬献鲜花并默哀致意。
    阳刚之精血铸其义勇,阴柔之乳汁哺育其忠诚。民族之使命孕育其英烈,历史之内涵昭其深沉。
    大唐英烈传之矮凳儿本纪之总序大明一朝之建立,归根结底太祖首功。
    英烈的不朽壮举无法“拷贝”,但他们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德如同种子一般,可以广为传播,塑造更多舍身报国的仁人志士。
    九一八事变惊华夏,南京钟声警世人,一束菊花祭英烈,苍松翠柏忠诚魂,屈辱国耻不能忘,屹立东方中国人,九一八事变纪念日,神州大地齐默哀,勿忘国耻珍爱和平,高挥手臂,振兴中华。
    走进位于永康县方岩镇的刘英烈士陵园,台阶旁青松翠柏,方砖上青苔点点,纪念碑上的刘英浮雕像气魄非凡。
    当莫永泰宣布英烈堂开堂收人之后,应者如云,报名者达到了九百之多。

    汉字详情

    yīng [ying]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MD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LBK
    四角: 448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2)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4)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5)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 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6)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7)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8)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9) 精灵;神灵

    (10) 古国名 。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如:英氏

    (11)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英美

    (13) 姓

    形容词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3)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5)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6)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英文翻译

    petal, flower, leaf; brave, a hero; England, Eng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宝安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梅县腔] jin1 [沙头角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东莞腔]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驚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ʔĭɐŋqieng/ya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GQJO

    英文翻译

    fiery, violent, vehement, ardent

    英烈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