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英灵
(1) 烈士的灵魂;受崇敬的人去世后的灵魂。也说“英魂”
词语解释
英明灵秀(指资质)。
《后汉书·王刘张李等传论》:“观其智略,固无足以惮 汉祖 ,发其英灵者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方叔 祭 东坡 文云:‘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復收自古英灵之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九:“遥怜 屈 贾 英灵地,朴学奇材张一军。”
指杰出的人才。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赖先德之龙兴,奉英灵之电举。” 唐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清 孙枝蔚 《历阳怀古·楚霸王庙》诗:“将军多恐英灵尽,万古 长江 有战船。”
精灵;神灵。
南朝 梁 沉约 《赤松涧》诗:“ 松子 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唐 高适 《三君咏·魏郑公》:“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清 孙枝蔚 《谒金龙四大王庙》诗:“ 凤泗真人 坐战船,英灵助战 吕梁 边。”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拜倒,向钟声起处拜倒,朝那巍巍 大禹 闪英灵的庙。”
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英灵不已,还当命代之期;将有后徵,克保承家之业。” 宋 司马光 《祭宠颖公文》:“心焉陨絶,言不成章,英灵有知,临此薄酹。” 明 刘基 《题乜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后》诗:“丈夫殉节殞烽矢,英灵在世何曾死。” 光未然 《英雄钻井队》诗:“为党献身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啊,人民歌颂你不死的英灵!”
引证解释
⒈ 英明灵秀(指资质)。
引《后汉书·王刘张李等传论》:“观其智略,固无足以惮汉祖,发其英灵者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方叔祭东坡文云:‘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復收自古英灵之气’。”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三九:“遥怜屈贾英灵地,朴学奇材张一军。”
⒉ 指杰出的人才。
引南朝齐谢朓《酬德赋》:“赖先德之龙兴,奉英灵之电举。”
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清孙枝蔚《历阳怀古·楚霸王庙》诗:“将军多恐英灵尽,万古长江有战船。”
⒊ 精灵;神灵。
引南朝梁沉约《赤松涧》诗:“松子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唐高适《三君咏·魏郑公》:“寂寞卧龙处,英灵千载魂。”
清孙枝蔚《谒金龙四大王庙》诗:“凤泗真人坐战船,英灵助战吕梁边。”
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拜倒,向钟声起处拜倒,朝那巍巍大禹闪英灵的庙。”
⒋ 犹英魂,对死者的美称。
引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英灵不已,还当命代之期;将有后徵,克保承家之业。”
宋司马光《祭宠颖公文》:“心焉陨絶,言不成章,英灵有知,临此薄酹。”
明刘基《题乜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后》诗:“丈夫殉节殞烽矢,英灵在世何曾死。”
光未然《英雄钻井队》诗:“为党献身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啊,人民歌颂你不死的英灵!”
英灵的国语词典
英华灵秀所凝聚的气。指才能出众的人。
英灵的网络释义
英灵 (Fate系列中的概念)
英灵 (汉语词语)
英灵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央声。本义:花)
(2) 同本义
英,草荣而不实者。——《说文》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诗·郑风·有女同车》。传:“华也。”
秋菊之落英。——《离骚·夕餐》。注:“华也。”
嗣若英于西冥。——谢庄《月赋》。注:“若木之英也。”
毋夭英。——《管子·禁藏》。注:“谓草木之初生也。”
落英缤纷。——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落英(花落);英华(言花木之美)
(4) 矛上的羽饰
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诗·郑风·清人》。传:“矛有英饰也。”
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
(5) 杰出的人
才能过人曰英。——《正字通》
尧、 舜者,天下之英也。——《荀子·正论》
智过万人者谓之英。——《淮南子·泰族》
德过千人曰英。——《礼记·辨名记》
与三代之英。——《礼记·礼运》。注:“俊选之尤者。”
(6) 又如:英耆(年老有德有智的人);英人(智慧和才能超群的人);英士(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英少(才华出众的青少年);英台(才能杰出的台阁官员);英材(英才。具有出众才智的人)
(7) 精华
含英咀华。——韩愈《进学解》
(8) 又如:英精(精华。指事物最纯粹、最美好的部分);英辟(精辟)
(9) 精灵;神灵
(10) 古国名 。在今安徽省金寨县东南。如:英氏
(11) 英国,英格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英将也。
英夷亦从此胆寒。——《广东军务记》
英之南野。—— 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2) 又如:英美
(13) 姓
形容词
(1) 卓越,才智杰出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资治通鉴》
(2) 又如:英雄儿女(英雄业绩与男女恋情);英才卓跞(才能卓越,高超绝异);英杰(才智超群的人)
(3) 好,美好
英,美也。——《广雅》
英华沉浮,洋溢八区。——扬雄《长杨赋》
(4) 又如:英声(美名,盛名;美音,优美的声音);英旨(美妙的旨意,指诗文的思想内容和意境);英标(俊美;英俊);英拔(英俊特出)
(5) 光华,光彩
龙渊有玉英。——《淮南子·地形》
(6) 又如:英光(明亮有神的目光;亦指光辉);英英(光彩鲜明的样子;轻盈明亮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n1 [宝安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 [梅县腔] jin1 [沙头角腔] jin1 [客英字典] jin1 [东莞腔]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霙 | 於驚 | 影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ʔĭɐŋ | qieng/yang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巫,靈(
)声。本义:巫)(2) 古时楚人称跳舞降神的巫为灵
灵,灵巫也。以玉事神。——《说文》
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
灵连踡兮既留。——《楚辞·云中君》
灵偃蹇兮姣胶。——屈原《东皇太一》
(3) 又如:灵子(指巫。以舞导引神的人)
(4) 神灵
天神曰灵。——《尸子》
灵者,神也。——《风俗通》
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大戴礼记·曾子问》
合五岳与八灵兮。——《楚辞·怨思》。注:“八方之神也。”
灵之来兮如云。——屈原《九歌·湘夫人》
(5) 又如:灵神(神灵);灵祗(神明;神灵);灵霄殿(天帝的神殿);灵怪(神怪);灵圣(灵验,指神鬼显灵);灵圣儿(指神佛塑像中放置的金属作的心脏象征物);灵河(书中虚拟的仙河);灵槎(神仙乘的木筏);灵山(佛家称灵鹫山为灵山。佛祖居处。也泛指仙山)
(6) 灵魂
经始灵台。——《诗·大雅·灵台》
天子太庙上可以望气,故谓之灵台。——《礼记·明堂位》卢注
藏之于灵室。——《素问·气交变大论》。注:“谓灵兰室,黄帝之书府也。”
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
吾灵尚依依旁汝。——清· 林觉民《与妻书》
汝倘有灵。——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灵爽(灵魂);灵表(仪表);灵明(指心灵);灵知(指心灵);灵界(佛家语。指云魂所住的世界)
(8) 敬辞。用以称有关鬼神的事物。对死者的敬称
在缸内画上灵符。——清· 钱彩等《说岳全传》
(9) 又如:灵床子(人死后虚设的坐卧之具,供祭尊用;又指供在灵床上写有死者名字的牌位);灵幡(殡葬时所持之幡,上写有表明死者身分的文字);灵符(道士画的图形。迷信者认为可用于驱使鬼神、祭祷和治病等);灵前(灵位之前)
(10) 灵柩的简称
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曹植《赠白马王彪》
(11) 又如:停灵;起灵;灵榇
(12) 指人的精神状态
不可内于灵台。不可入于灵府。——《庄子·德充府》。注:“皆谓心也。”
(13) 又如:心灵(指内心、精神、思想等);灵明(指“心”,即主观精神)
(14) 通“軨”。窗中竖木
载葱(即窗)灵,寝于其中而逃。——《左传·定公九年》。疏:“贾逵曰:‘葱灵,衣车也。’然则此车前后有蔽,两旁开葱,可以观望;忽中竖木,谓之灵。今人犹名葱木为灵子。”
(15) 指天、地、日、月等尊称及物品名
辰之神为灵星。——《风俗通》
灵星,火星也。——蔡邕《独断》
(16) 又如:灵景(日光);灵汉(银河);灵图(指天子的地位);灵辉(太阳的光辉)
(17) 威灵;福气,福分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左传·隐公三年》
受天之祐,享鬼神之灵。——《汉书·董仲舒传》
(18) 通“苓”。茯苓
伏灵者,千岁松根也。——《史记·策列传》
(19) 通“舲”。有窗的小船
横大江兮扬灵。——《楚辞·九歌·湘君》
(20) 通“令”。命令、法令
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法言·渊骞》
(21) 姓
形容词
(1) 假借为“良”。善,美好
灵,善也。——《广雅》
吊由灵。——《书·盘庚》
丕灵承帝事。——《书·多士》
灵雨既零。——《诗·鄘风·定之方中》
积仁为灵。——《说苑·修文》
(2) 又如:灵辰(良时);灵波(美妙的水波);灵姿(美好的仪表)
(3) 灵活;有灵性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 刘禹锡《陋室铭》
(4) 又如:机灵(聪明伶俐);灵矫(灵巧的飞翔);灵透(机灵聪明);灵变(灵活变通;灵敏轻巧);灵断(明敏的判断);灵变(灵活变通);心灵手巧;灵修(能神明远见的人。比喻国君);灵鉴(明敏的观察,英明的见解);灵主(圣明的君主)
(5) 应验;灵验
灵用不同。——唐· 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灵神(灵验);灵丹(灵药,神奇有效的丹药);灵砂(道家炼出的所谓长生不老药);灵异(神奇而怪异);灵武(超绝的勇武);灵芬(神奇的芬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靈 | 郎丁 | 來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lieŋ | l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