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

kǔ hǎi [ ku hai]
注音 ㄎㄨˇ ㄏㄞ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苦海 kǔhǎi

(1) 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脱离苦海
abyss of misery;sea of bitterness

词语解释

  1. 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轮迴火宅,沉溺苦海,长夜执固,终不能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勉自修证,勿沦苦海。” 明 李贽 《<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

  2. 比喻无穷的苦境。

    唐 卢纶 《宿石瓮寺》诗:“迴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宋 文天祥 《泰州》诗:“ 长淮 行不断,苦海望无穷。”《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倒也不争取虚名,只要早离苦海。”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一家人过了 黄河 ,到了解放区,如今分到了地,脱离苦海。”

  3. 指投置平庸诗文的箱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 清 钱谦益 曾汇集应酬无聊之作,题名《苦海》,殆本此意。《元诗纪事·高明》引 明 高明 《题青山白云图跋》:“此余往日在 越 中録寄 倪君 仲权 之诗,今十餘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

引证解释

⒈ 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

南朝梁武帝《净业赋》:“轮迴火宅,沉溺苦海,长夜执固,终不能改。”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勉自修证,勿沦苦海。”
明李贽《<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

⒉ 比喻无穷的苦境。

唐卢纶《宿石瓮寺》诗:“迴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宋文天祥《泰州》诗:“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
《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倒也不争取虚名,只要早离苦海。”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一家人过了黄河,到了解放区,如今分到了地,脱离苦海。”

⒊ 指投置平庸诗文的箱笼。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轻佻》:“郑光业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
清钱谦益曾汇集应酬无聊之作,题名《苦海》,殆本此意。 《元诗纪事·高明》引明高明《题青山白云图跋》:“此余往日在越中録寄倪君仲权之诗,今十餘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

苦海的国语词典

比喻痛苦的处境。

苦海的网络释义

苦海 (冷漠对唱歌曲)

  • 单曲《苦海》是青年歌手石梅和当红艺人冷漠合作的一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陈伟作词作曲,北京冒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 苦海 (汉语词语)

  • 比喻无穷的苦境。
  • 苦海的翻译

    英语: lit. sea of bitterness, abyss of worldly suffering (Buddhist term)​, depths of misery
    法语: océan de douleurs, abîme de misère

    苦海造句

    佛教弟子经常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来劝告做坏事的人。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不要让你的女孩落泪。天使的千言万语,化作最后一滴泪,坠落忘情苦海。看着她远去,他终于知道心痛的感觉,伸手想留,却已遥不可及,只有她最后一滴泪,牢牢握在掌心。
    枯藤老树昏鸦,作业不断增加,苦海还是无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已回家。
    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
    学习是一种欢乐的苦海,经过努力可以尝受到到成功的喜悦。
    常言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劝你赶快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还是投案自首吧!
    它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你在失落的时候变得高兴起来,可以让你走出苦海,去迎接新的人生。他就像一种你无法说出,又可以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
    贪爱沉溺为苦海,利欲炽然是火炕。
    亡羊补牢,为迟不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失败是成功之母。
    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是我们想要成为的人,而不是曾经成为过的人。所以,我便及时地把所有当下的幸福打上一个又一个的标签,以便于为某天的沉沦做着准备。那时,陷入苦海之中,双手在海面上挣扎,随手一根稻草一个标签就是救命的偈语。
    日日陪伴在佛祖身边,听佛祖讲人世沉浮,苦海无边。
    抹不掉的记忆,擦不掉的痕迹,心动梦中徘徊。世间有一种爱,心海里深埋,明知前路坎坷,甘心沉沦苦海,明知道煎熬难耐,可心却收不回来。如果说这是梦境,我愿意不再醒来;如果说这是伤害,我愿意把你等待;如果说这是宿命,我愿意把你依赖。
    “我却想不到,你怎么会在这里?”,“历遍苦海,挣出轮回。”,“你扪心自问,真的还有挣出轮回的一天?”,“我历遍苦海,他挣出轮回。”,“为什么……”,“为换回他双目清明,身无瑕垢。”。
    胧月一怔,旋及笑笑,那笑容仿佛是开自苦海地狱的旋复花,她说“是呀,女人嫁人叫做归,意思就是扎根落户了。
    那一刻,天崩地裂,日月失晖,只剩下苦海,剩下绝望,剩下死亡,那一刻,我才能懂。
    色身受苦受罪,岂有丝毫漏脱?所以必要大众把色身看轻,法身看重,借假修真,保真弃假,以求脱离苦海。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时洒,手中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只有痛改前非,才能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而心魔举世皆弃,永堕苦海,魔性万古不朽。

    汉字详情

    [ku]
    部首: 301
    笔画: 8
    五笔: AD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JR
    四角: 446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古声。本义:苦菜)

    (2) 同本义,即“荼”

    苦,大苦苓也。——《说文》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诗·唐风·采苓》

    濡豚包苦实蓼。——《礼记·内则》

    天子于是食苦。——《穆天子传》

    (3) 又如:苦苣(野苣。又名荼);苦荼(苦菜);苦賈(苦菜)

    (4) 病;病痛

    自苦而居海上。——《吕氏春秋·遇合》。注;“伤也。”

    皆甚苦之。——《吕氏春秋·贵卒》。注:“病也。”

    苦垮之家。——《淮南子·精神》。注:“疾也。”

    (5) 又如:苦车(晕车。乘车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苦船(晕船。乘船时有晕眩呕吐等感觉)

    形容词

    (1) 苦味,跟“甘”、“甜”相对。古称“五味”之一

    谁为荼苦。——《诗·邶风·谷风》

    而凡味之似苦,亦命为苦。——《广雅》

    以苦养气。——《周礼·疡医》。注:“火味也。”

    苦胜辛。——《素问·五运行大论》

    则苦雨数来。又,苦者人所恶。故甘苦为物之美恶,亦为人之爱恶。——《礼记·月令》

    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明· 刘基《苦斋记》

    (2) 又

    其味皆苦。

    良药苦口利于病。

    李以苦存。

    (3) 又如:苦瓠子(苦瓜。喻指受苦人);苦艳艳(苦味浓浓的);苦行(在寺院专事劳作的净人,即未出家的人);苦口师(指茶);苦荼(苦茶,苦茗。即茶)

    (4) 痛苦;困苦

    其毒大苦。——《诗·小雅·小明》

    妇啼一何苦。——唐· 杜甫《石壕吏》

    俾困苦不可忍。——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苦厄(苦难;厄运);苦主(命案中被害者的家属);苦脑子(命苦;可怜;苦命人;可怜的人);苦滴滴(形容人十分痛苦);苦淹淹(苦恹恹,苦厌厌。形容非常痛苦、悲惨);苦孜孜(痛苦悲切)

    (6) 刻苦

    盖以苦学力文所致。——白居易《与元九书》。又如:苦读

    (7) 劳苦;辛苦

    母氏劳苦。——《诗·邶风·凯风》

    辨其功苦。——《管子·小筐》。注:“谓滥恶。”

    辨其苦良。——《周礼·典妇功》

    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吕氏春秋·诬徒》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8) 又如:苦节(艰苦卓绝、守志不谕的节操);苦绷苦拽(不辞辛苦,东拼西凑)

    (9) 贫穷

    苦,穷也。——《广雅》

    (10) 又如:苦哈哈(非常穷的人);苦混混(穷人);苦胎(对穷人的蔑称);苦尽甘来(苦日子结束,好日子到来);苦日子

    动词

    (1) 困扰;困辱

    长史自不欲苦物。——《世说新语·赏誉》

    (2) 又如:苦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计策);苦恨(苦恼);苦煎(形容身心备受折磨)

    (3) 使困苦,困于

    不苦一民。——《战国策·秦策》。注:“劳也。”

    纳至忠甚苦。——《汉书·谷永传》。注:“劳也。”

    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列子·汤问》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銧《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4) 又如:苦热(苦于炎热;酷热);苦饥(困于饥饿;很饿)

    (5) 恨,怨嫌

    人苦不知足。——《后汉书·岑彭传》

    (6) 又如:苦竹哀丝(谓怨苦之情发于管弦);苦毒(痛恨)

    副词

    (1) 竭力;尽力

    杨朗苦谏不从。——《世说新语·识鉴》

    何必劳神苦思。——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苦死(拼命,极力);苦虑(苦思冥想);苦谏(苦心竭力地规劝)

    (3) 甚,很。表示程度

    帝遂召武子苦责之。——《世说新语·方正》

    (4) 又如:苦爱(酷爱);苦会(很会)

    (5) 幸好,幸亏

    这孟州城是个小去处,那土城苦不甚高。——《水浒传》

    英文翻译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丰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康杜上聲開口一等khox/quu
    hǎi [hai]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TXU
    五行:
    仓颉: EOWY
    四角: 3815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sea, ocean; mari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改上聲開口一等xɒihaix/xoj

    苦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