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夫

ruò fú [ ruo fu]
注音 ㄖㄨㄛˋ ㄈㄨˊ

词语释义

若夫 ruòfú

(1)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as to

词语解释

  1. 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易·繫辞下》:“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若夫上上人,则举世絶少;非直少也,盖絶无之矣。” 鲁迅 《书信集·致胡适》:“但白话的生长,总当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因为态度很平正。若夫以前文豪之偶用白话入诗文者,看起来总觉得和运用‘僻典’有同等之精神也。”

引证解释

⒈ 至于。用于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

《易·繫辞下》:“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不敢畏也。”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若夫上上人,则举世絶少;非直少也,盖絶无之矣。”
鲁迅《书信集·致胡适》:“但白话的生长,总当以《新青年》主张以后为大关键,因为态度很平正。若夫以前文豪之偶用白话入诗文者,看起来总觉得和运用‘僻典’有同等之精神也。”

若夫的国语词典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1)​ 承接。《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文选.左思.蜀都赋》:「若夫王孙之属,郤公之伦,从禽于外,巷无居人。」(2)​ 转折。《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孟子.离娄下》:「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若夫的网络释义

若夫

  • [as to] 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始,表示另提一事,可以翻译为“至于”,并无实际意思。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若夫造句

    若夫翁伯浊质,张里之家,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昔叔孙通讲论马上,桓荣精力凶荒;既逢平定,自致光宠;若夫崔、伏、何、严互有焉。
    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庄子。
    若夫积水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置草芥则为舟,置杯则粘焉。
    若夫操隋珠以弹雀,舐秦痔以属车,登朽缗以探巢,泳吕梁以求鱼,旦为称孤之客,夕为狐鸟之馀。
    切尔克斯共和国首府切尔克斯克)甚至三年间四易其名,两个“名主”先后上了断头台。
    若夫雕琢辞章,缀辑故学,或高谈而不根,或剿说而无常,浅深不同,同为俗学而已矣!
    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博若夫曼整合了分层照明计划,那里面涵盖分阶段吊坠,深底的坛子,担负的工作方向,柜橱下的圆盘以及桌面儿和地板灯,齐部这一切都是调光器。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若夫怪力乱神之事,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若此者,有损于己,无益于人,多一篇多一篇之损矣。
    若夫暮雨潇潇抑或春和景明,雇一容颜姣好的船娘,携酒与菜,来瘦西湖上徜徉半日,倒也是一种赏心悦事。
    若夫外饰其貌而内无其实,口诵其文而行不犹其道,是盗,固与盗而不容于君子之域。
    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数。
    民心之向背、地势之得失,此胜败之大原因,未战之先已可见及。若夫军旅之多寡,器械之利钝,何足道焉。
    是年七夕……。是夜月色颇佳,……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性否?余曰:……若夫妇同观,所评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纳凉赏月到处有之,夫妇同赏的确令人羡慕……沈复。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
    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乃流俗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
    若夫昭王不返,惟胶舟之故,君其问诸水滨,寡君不敢任咎。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汉字详情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DKF

    英文翻译

    if, supposing, assuming; similar
    fū,fú [fu]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F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O
    四角: 5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 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夫,丈夫也。——《说文》。按,夫从一大,会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为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诗·陈风·墓门》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孟子》。注:“将必将为匹夫。”

    二田为一夫。——《管子·乘马》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夫公(古代敬称男子为夫公);夫男(男人,丈夫);夫家(男女。丁男无妻者谓夫,有妻者谓家)

    (4) 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夫主(丈夫);夫室(丈夫);夫党(丈夫的亲属)

    (6) 旧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如:农夫;人力车夫;马夫;轿夫;夫头(夫役的头目)

    (7)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西川 刘禅本非夫, 文灿贪庸亦竖奴。—— 柳亚子《诸将六首》

    (8) 剑衣

    剑则启椟,盖袭之,加夫襓与剑焉。——《礼记·少仪》

    (9) 通“趺”。足背

    渠长丈六尺,夫长丈二尺,臂长六尺。——《墨子·备城门》

    副词

    (1) 通“复”。再,又一次

    回志怯来从玄谋,获我所求夫所思?——张衡《思玄赋》

    (2) 另见

    代词

    (1) “夫”假借为“彼”。他,她,它,他们 ——第三人称代词。如:使夫往而学焉

    (2)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4)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书·召诰》

    助词

    (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径》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

    夫战,勇气也

    (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3)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宋· 苏洵《六国论》

    (4) 另见

    英文翻译

    man, male adult, husband; those

    方言集汇

    ◎ 粤语:fu1 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1 fu2 [海陆丰腔] fu1 bu1 [客英字典] fu1 [宝安腔] fu1 [客语拼音字汇] fu1 [东莞腔] fu1 [沙头角腔] fu1 [陆丰腔] fu1 fu3 [台湾四县腔] fu1 b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無平聲合口三等bʰĭubyo/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