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仁

yǐ rén [ yi ren]
注音 一ˇ ㄖㄣˊ

词语释义

薏苡的果实。

词语解释

  1. 薏苡之仁。薏苡,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实椭圆,仁白色,可作粥饭,或磨粉、酿酒,又可入药,能理湿下气。

引证解释

⒈ 薏苡之仁。薏苡,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实椭圆,仁白色,可作粥饭,或磨粉、酿酒,又可入药,能理湿下气。

苡仁的国语词典

薏苡的果实。呈椭圆形,去壳后为白色,可供食用及药用。

苡仁的网络释义

苡仁

  • 【溯 源】
  • 苡仁是从古代就有的一种谷类,原产于越南,在我国也称薏米、薏仁、苡米、薏苡仁。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
  • 【营养成分】
  • 苡仁含苡仁脂,苡仁脂是胺基酸类,含亮胺酸、精胺酸、酪胺酸、维生素B群。
  • 苡仁属于主食类,所以当然含有丰富的淀粉质啰!除此之外,苡仁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油脂。含有维生素B1、B2,钙、磷、铁等矿物质,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
  • 【功 效】
  • 《本草纲目》谓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 驻容、轻身延年”。
  • 减肥主食:苡仁是五谷类中纤维质最高的,低脂、低热量,是减肥的最佳主食。它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有美白、除斑功能,对下半身水肿的人尤具疗效。
  • 预防心血管疾病: 若每天食用50-100克的苡仁,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并可预防高血脂症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
  • 降血脂:因为苡仁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纤维,可以由吸附胆盐(负责消化脂肪),使肠道对脂肪的吸收率变差,进而降低血脂肪、降血糖。
  • 促进新陈代谢:苡仁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和水分的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等作用,并可帮助排便,所以可以帮助减轻体重。
  • 美白肌肤:苡仁因富含蛋白质,可以协助消除班点,使肌肤较白晰,若长期饮用,还可以达到滋润肌肤的功效!
  • 苡仁有减肥、治面疱的作用!每天食用60克苡仁,可有效降低血桨胆固醇,防止心脏血管方面疾病,可增强免疫系统,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苡仁油对心脏、肠管、子宫、骨骼肌及运动神经末梢等低浓度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成麻痹作用。
  • 预防和抵抗癌症:现代科学证实,苡仁内含的薏苡脂有阻止癌细胞生长及伤害作用。
  • 苡仁造句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
    秦皮、车前草、车前子、大腹皮、土茯苓、薏苡仁、苍术、地龙等可以促进尿酸从肾排出;大黄等通便药可以促进尿酸从大便排出。
    淡竹叶、稻芽、薏苡仁均有清热利尿的作用,让热从便出;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积发热。
    目的:观察柴芍薏苡仁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油相干燥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感官质量好的薏苡仁酯微胶囊产品。
    其中所含的薏苡仁酯、亚油酸甲酯等成分,能改善和增进体内细胞的氧化还原能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脂褐质的形成,从而减少和消除老年斑。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仁、回回米、米仁、六谷子。
    我的小侄儿一直喜欢吃苡仁做的膨化食品。
    结果不同地区来源的薏苡仁其丙酮提取物成分相近,得率存在差异。
    薏苡仁配莲子、百合,健脾祛湿,润肺止泻,健肤美容,适用于大便溏烂,下肢湿疹,面部座疮等症。
    薏苡仁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药用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分甜咸两种,甜者以糯米、鲜豌豆、熟火腿、苡仁、芡实、香菌、莲子、百合为馅;咸者则用海参、鱿鱼、干贝、香菇、冬笋、火腿、莲子、猪蹄筋。
    薏苡仁配郁李仁,用于水肿、喘急。
    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等能清热;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等能利水渗湿。
    败酱草与红藤、赤芍、莪术配伍,可以消热散瘀,治慢性盆腔炎;与薏苡仁、漏芦、虎杖配伍,可以清热解毒,治湿热痹症,具有促进干细胞再生的作用。
    山林溪涧有闻名全国的茶叶、香菇、竹笋、莲子、薏苡仁米,以及麂、雉、鹧鸪、河鳗、石鳞等山珍美味;沿海地区则鱼、虾、螺、蚌等海产佳品丰富,常年不绝。
    这三味配在一起,薏苡仁是渗湿的,然后芡实又是固肾,不让它渗湿渗得太厉害;那么山药是补的,等于是补泻都有了。
    先煎萆?煮取汁,再与茯苓、苡仁、粳米同煮成粥。
    同时,可以配合白果薏苡仁粥服用,其中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等功效,所含的薏苡仁素具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正适用于发炎红肿的痤疮。
    薏米又称苡仁、米仁,其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因此是老幼皆宜的食品。

    汉字详情

    [yi]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NYW
    五行:
    仓颉: TVIO
    四角: 44780

    详细解释

    ——见“薏苡”( yìyǐ)。如:薏仁(薏苡之仁);薏米(苡仁)

    英文翻译

    barley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3 [客语拼音字汇] yi1 yi4 [台湾四县腔] ji3 [宝安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梅县腔] j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羊己上聲開口三等jĭəjix/jiio
    rén [ren]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M
    四角: 212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2)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3)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4) 有德者之称

    (5)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7)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8) 完美的道德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9) 仁政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10) 恩惠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11) 同情, 怜悯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12)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 。如:核桃仁

    (13) 类似果仁的东西 。如:瓜子仁

    (14) 人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15) 古县名

    又并蒲、 衍、 首、 垣,以临 仁、 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16) 水名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 湘、 洪、 仁三江合。——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7)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18) 姓

    形容词

    (1) 有感觉能力——与“不”连用,作否定式 。如:两手不仁;皮肤不仁

    (2) 温润

    汉水重安而宜竹, 江水肥仁而宜稻。——《淮南子》

    (3) 敬辞。旧时常用于书信中 。如:仁台;仁兄

    动词

    (1) 亲爱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仁民爱物之意。——王安石《上时政书》

    (2) 同情;怜悯

    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韩愈《后十九日复上书》

    (3) 思念

    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礼记·仲尼燕居》

    英文翻译

    humaneness, benevolence, kind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an4
    ◎ 客家话:[梅县腔] jin2 [台湾四县腔] jin2 (ngin2) [客英字典]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2 [海陆丰腔] rin2 [宝安腔] jin2 [陆丰腔] jin3 [东莞腔] j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如鄰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njin/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