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酷吏。
《汉书·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汉书·鲍宣传》:“苛吏繇役,失农桑时。”《后汉书·韦彪传》:“农人急於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
引证解释
⒈ 犹酷吏。
引《汉书·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
《汉书·鲍宣传》:“苛吏繇役,失农桑时。”
《后汉书·韦彪传》:“农人急於务而苛吏夺其时,赋发充常调而贪吏割其财,此其巨患也。”
苛吏的国语词典
残酷、苛刻的官吏。
苛吏的网络释义
苛吏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小草)
(2) 同本义
苛,小草也。——《说文》
(3) 疥疮
疾痛苛痒。——《礼记·内则》
(4) 又如:苛痒(疥疮痒)
(5) 病。通“疴”
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管子·内业》
身无苛殃。——《吕氏春秋·审时》。注:“病也。”
(6) 又如:苛殃(疾病和灾患);苛疾(疾病)
形容词
(1) 繁杂,烦琐
好苛礼。——《史记·郦生陆贾传》
内无苛慝。——《国语·晋语》。注:“烦也。”
去烦蠲苛。——王褒《四子讲德论》
(2) 又如:苛礼(苛刻微细的礼节);苛难(以琐事诘难);苛敛(烦重地征收赋税);苛小(烦琐细小。亦指繁杂细微之事)
(3) 狠虐、刻薄(侧重于残暴狠毒)
弭其百苛。——《国语·楚语》。注:“虐也。”
关市苛难之。——《韩非子·内储说上》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史记·高祖本纪》
苛政猛于虎也。——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4) 又如:苛虐(苛刻虐待);苛法(烦琐严厉的法令);苛吏(酷吏);苛求(过严过分地要求);苛征(横征暴敛)
(5) 沉重,剧烈 。如:苛役(繁重的劳役);苛罚(重罚)
动词
(1) 使…苛刻
苛关市之征以难其事。——《荀子·富国》
(2) 烦扰,骚扰
朝夕苛我边鄙。——《国语·晋语一》
(3) 通“诃”。谴责,责问
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之。——《汉书·王莽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海陆丰腔] ko1 [梅县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ko1
◎ 潮州话:ko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何 | 胡歌 | 匣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ɣɑ | gha/h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2)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吏,治人者也。——《说文》
吏者,名之师也。——《汉书·景帝纪》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朋法》
王使委于三吏。——《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
百吏庶民。——《国语·周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韩诗外传》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吏势(官吏的权势力量);吏议(官吏商讨政事;处分官吏;拟议定罪);吏司(管理司法案牍的官);吏兵(官吏和士兵);吏舍(官吏居住或办公的房子)。汉以后只指一般的小官员或吏卒
(4) 专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如:吏目(八九品小官。又指地位在御医之下的一般医生);吏员(古代地方官府的小吏);胥吏(小官吏);狱吏(旧时管理监狱的小官)
(6) 吏部狱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班固《汉书》
(7) 姓
动词
(1) 治理;为官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2)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i5 [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东莞腔] li3 [客英字典] li5 [宝安腔]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台湾四县腔] li5
◎ 潮州话:l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吏 | 力置 | 來 | 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lĭə | lih/li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