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
注音
ㄈㄨˊ ㄑㄨˊ
词语释义
〈书〉荷花。
词语解释
亦作“ 芙渠 ”。荷花的别名。
《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 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 东呼荷。”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 王安石 《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 秦松龄 《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芙渠”。荷花的别名。
引《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 江东呼荷。”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梁江淹《莲花赋》:“若其华实各名,根叶异辞,既号芙渠,亦曰泽芝。”
宋王安石《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诗:“池塘三四月,菱蔓芙蕖馥。”
清秦松龄《和吴弘人见赠之作》:“尊酒共君秋夜醉,满庭清露湿芙蕖。”
芙蕖的国语词典
荷花的别名。参见「荷花」条。
芙蕖的网络释义
芙蕖 (电视剧《古剑奇谭》人物)
芙蕖造句
芙蕖六月最摇曳,歌棹喧嗔不费猜。
那一世,千顷瑶池,芙蕖灼灼,他挚爱的女子当着他的面,决绝地,跳下了九重垒土的诛仙台。唐七公子。
暑气散了,我的思念还在;焦灼去了,我的牵挂还在;芙蕖谢了,我的问候还在;立秋到了,我的祝福还在。愿你立秋时节赏着美丽的秋光,心情飞扬。
真正的志向如同纯美清丽的芙蕖,即使风扬雨落,即使花期已过,明婉的气质不变,高尚的节操更显。所谓此身不死,此心永存,将心比生,便永不辜负。不畏苦难,不易心志,拥有无悔人生。
芙蕖的胚珠有涩味是收敛剂,有好处于人体的器官脾,肾,以及心脏。
满堂花醉,不及芙蕖盛放。墨染诗行,皆为丽影摇香。情意绵长,用思念去丈量。谁人归桨,终抵你的海洋。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动京城。
广袖流云,琴曲指尖凝,清水芙蕖脱尘嚣。
飞花飘絮,霓裳翩翩舞,几多情愫心飞扬。广袖流云,琴曲指尖凝,清水芙蕖脱尘嚣。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唐代刘禹锡。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
若不是白角当年一念之间出手相救,芙蕖尸骨早寒,谈不上什么泛舟大海,更谈不上什么报仇雪恨。
莲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草芙蓉、六月春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坚贞纯洁。
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
出将入相之后我只想带你看那千里芙蕖,万顷碧波。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农乡风景,有芙蕖方有风情,莲蕊鹅黄,蝶舞燕飞,荷叶托盘,蜻蜓扫水,这一番情趣亦足可撩拨游兴的了。
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艸,夫声。芙蕖:荷花的别名。本义:芙蓉:荷花的别名)
(2) 同本义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木莲,即木芙蓉。落叶大灌木,叶大掌状浅裂,花大有柄,色有红白,晚上变深红,供观赏,叶和花均可入药
(4)喻指美女
英文翻译
hibiscus
方言集汇
◎ 粤语:fu4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pu2) [东莞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pu2
◎ 客家话:[梅县腔] fu2 [海陆丰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2 [台湾四县腔] fu2 (pu2) [东莞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扶 | 防無 | 並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bʰĭu | byo/b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