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郎

máng láng [ mang lang]
注音 ㄇㄤˊ ㄌㄤˊ

词语释义

1.牧童。

词语解释

  1. 牧童。

    元 孔学诗 《东窗事犯》第一折:“教这个牧童村叟蠢芒郎,到能够暮登天子堂。”《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帘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

引证解释

⒈ 牧童。

元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教这个牧童村叟蠢芒郎,到能够暮登天子堂。”
《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帘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

芒郎的国语词典

泛指村人。《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架上麻衣,昨日芒郎留下当,酒市大字,乡中学究醉时书。」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一折》:「教这个牧童村叟蠢芒郎,到能够暮登天子堂。」也作「忙郎」。

芒郎的网络释义

芒郎

  • 芒郎,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牧童。
  • 汉字详情

    máng [mang]
    部首: 301
    笔画: 6
    五笔: AYN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YV
    四角: 447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亡声。本义: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

    (2) 同本义

    芒,草耑也。——《说文》。徐锴曰:“谓麦谷为芒种是也。”

    种之芒种。——《周礼·地官·稻人》。郑众注:“芒种,稻麦也。”

    芒之为言萌也。——《白虎通·五行》

    麦渐渐以擢芒。(擢芒:长出麦芒。)——潘岳《射雉赋》

    (3) 又如:芒茅(茅草的一种);芒履(芒屣,芒屦,芒鞋);芒鞋(用芒茎外皮编成的鞋。亦泛指草鞋);芒刺(草木茎叶和果谷上的小刺。比喻使人极度不安的感觉);芒角(植物的尖叶)

    (4) 一种多年生大草本植物 ,秋天开花,黄褐色。如:芒草(又名莽草。形状像石楠而叶稀,有毒)

    (5) 光芒

    扬芒熛而绛天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有作其芒。——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6) 又如:芒炎(星星的光芒);芒彩(光彩;光芒)

    (7) 通“铓”。毫末;锋刃

    芒刀不顿。——《汉书·贾谊传》

    莫不衄锐挫芒。——左思《吴都赋》

    (8) 又如:芒锷(锋芒。比喻人的锐气);芒刃(刀剑锐利处。俗称刀尖、刀口)

    形容词

    (1) 广大;众多

    芒芒其稼。——束晳《补亡诗·华黍》

    (2) 又如:芒芒(通茫茫。广大辽远的样子;形容众多);芒洋(也作茫洋。浩翰无边际的样子);芒荒(大荒。辽阔的荒野)

    (3) 通“茫”。模糊不清

    目芒然无见。——《庄子·盗跖》

    (4) 又如:芒昧(混沌不明的样子);芒芠(混沌的样子);芒然(茫然);芒然自失(茫然自失)

    英文翻译

    Miscanthus sinensis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东莞腔] mong2 [台湾四县腔] mong2 miong2 ngiong2 [梅县腔] miong2 mong2 [海陆丰腔] mong2 miong2 ngiong2 [客英字典] mong2 m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miong2 mong1 mong2 [陆丰腔] miong3 [宝安腔] mong1 |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myang/mvangmĭwaŋ
    láng,làng [lang]
    部首: 212
    笔画: 8
    五笔: YVC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INL
    四角: 377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2)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 鲁有二 郎。

    (3)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 郎。——《左传·隐公元年》

    (4)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5)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6)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差遣等侍从之职。郎官一直沿用到清朝。如:郎官(郎中及员外郎的泛称);郎中(郎官。汉代称中郎、侍郎、郎中为郎官,掌星宿之职);郎将(官名);郎署(宿卫官的官署)

    (7) 旧时妇女对丈夫或情人的昵称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8) 又如:郎伯(妇人称丈夫为郎、伯,并称郎伯)

    (9) 女婿,女儿的丈夫 。如:我哥哥有两个郎;郎婿(女婿)

    (10) 称别人的儿子 。如:令郎;大郎、二郎、三郎;郎子(对他人之子的爱称)

    (11) 汉魏以后少年的美称

    瑜时年二十四, 吴中皆呼为 周郎。——《三国志》

    (12) 旧时对从事某种职业者的称呼 。如:货郎;牛郎;卖油郎;郎不郎,秀不秀(形容不伦不类)

    (13) 旧时对一般男子的尊称

    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世说新语·雅量》

    (14) 又如:伴郎;郎不郎,秀不秀(指不成材);郎子(对英俊少年的爱称);郎秀(明初乡里间称呼男子因出身而异,大家豪族称秀;平凡家庭称郎)

    (15) 仆人称主人为郎

    为两郎僮。——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6) 又

    孰若为一郎僮。

    正副郎好事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17) 又如:郎主(门生家奴称其主;对外族首领的称呼)

    (18) 通“廊”。室外有顶的过道

    今陛下累郎台,恐其不高也。——《汉书·东方朔传》

    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汉书·董仲舒传》

    (19) 通“廊”。朝廷

    茤荛之言,可择郎庙。——三国· 魏· 钟繇《宣示帖》

    英文翻译

    gentleman, young man; husband

    方言集汇

    ◎ 粤语:long4
    ◎ 客家话:[陆丰腔] long3 [宝安腔] long2 [梅县腔] long2 [东莞腔] l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魯當唐開平聲開口一等langl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