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亲丧。亲亡为惨痛之事,故称。
《晋书·孝友传论》:“ 刘殷 幼丁艰酷,柴毁逾制。”《北史·薛濬传》:“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引证解释
⒈ 谓亲丧。亲亡为惨痛之事,故称。
引《晋书·孝友传论》:“刘殷幼丁艰酷,柴毁逾制。”
《北史·薛濬传》:“吾以不造,幼丁艰酷,穷游约处,屡絶簞瓢。”
艰酷的网络释义
艰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
)声。本义:土难治理)(2) 同本义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
(3) 艰难;困难
艰,难也。——《尔雅》
艰则无咎。——《易·大有》
遗大投艰于朕身。——《书·大诰》
固国之艰急是为。——《国语·鲁语》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离骚》
艰其昏晨之往来。——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勤且艰若此。——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4) 又如:艰虞(艰难困苦);艰屯(艰苦险阻);艰患(艰难祸患);艰急(困难);艰深(艰难深奥,晦涩难解);艰苦奋斗(以巨大的努力克服艰难困苦而进行);艰苦朴素(不怕苦累、生活俭朴、不追求享受的态度和行为);艰疚(忧困,苦难);艰厄(艰阨。饥乏;困乏);艰棘(困苦,危难)
(5) 险恶,危难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诗·小雅·何人斯》
(6) 又如:艰贞(指人处境艰危之时能守正不屈);艰地(险境);艰难(危险);艰关(崎岖辗转,历尽千辛万苦)
名词
(1) 旧指父母之丧事
又以居母艰去官。——王俭《褚渊碑文》
(2) 又如::丁艰(父或母丧);外艰(父丧);内艰(母丧);艰疚(丧亲之痛);艰棘(亲丧);艰酷(亲丧。亲亡为惨痛之事,故称)
动词
(1) 开发土地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书·益稷》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按 许书无垦字,疑古艰即今垦字。” 徐灏注:“ 段谓艰即古垦字,其说甚精。”
(2) 欠缺 。如:艰息(缺儿少女);艰啬(匮乏);艰子(缺少子嗣);艰食(粮食匮乏);艰鲜(指食物匮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酉(
),表示与酒有关,告声。本义:酒味浓;香气浓)(2) 同本义
酷烈馨香。——曹植《七启》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司马相如《上林赋》
(3) 残暴;苛刻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王冕《伤亭户》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妃性酷虐,常手镣数人。——《晋书·贾皇后传》
(4) 又如:酷滥(滥用残酷的刑罚);酷评(苛刻的评论);酷惨(残暴,惨酷);酷偿(残酷报复);酷能(以严刑酷法为能);酷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5) 悲惨;痛苦
吴人仿 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三国志》
(6) 又如:酷杀(惨死);酷裂(因痛苦而肠断);酷楚(痛楚)
副词
(1) 极,非常
酷似其舅。——《晋书·何无忌传》
(2) 又如:酷尚(特别喜好);酷类(即酷似,非常相似);酷痛(极悲痛);酷贫(极其贫困);酷薄(极端刻薄)
名词
(1) 灾难;困苦 。如:酷祸(惨祸)
(2) 惨痛,痛恨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uk7 kiok7 [客语拼音字汇] kug5 kug6 [梅县腔] kuk7 guk7 [台湾四县腔] kuk7 kok7 [东莞腔] kuk7 [客英字典] kwuk7 [宝安腔] ku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酷 | 苦沃 | 溪 | 沃 | 入聲 | 沃 | 開口一等 | 通 | 冬 | kʰuok | khuuk/qv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