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隅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东北方;东北角。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詔下薄伐,艮隅骚然。”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更鼓房则儘东首,为紫禁城之艮隅也。”
引证解释
⒈ 东北方;东北角。
引唐刘禹锡《唐故邠宁节度使史公神道碑》:“詔下薄伐,艮隅骚然。”
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更鼓房则儘东首,为紫禁城之艮隅也。”
艮隅的网络释义
艮隅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ěn
形容词
(1) 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 。如:花生米艮了
(2) 〈方〉∶坦率直言 。如:这个人真艮
(3) 〈方〉∶言语率直无曲折 。如:他说的话太艮
(4) 朴素 。如:他穿的衣特艮
(5) 不松脆 。如:艮萝卜
(6) 另见
gèn
名词
(1) 八卦之一,代表山 。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2) 方位名。东北方 。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
(3) 姓
〈形〉?
(1) 止;静止
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清· 恽敬《艮泉图咏记》
(2) 坚固;坚硬
艮,坚也。——《广雅》
(3) 艰难
象艮有守。——《太玄·守》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en5 [海陆丰腔] gien5 [宝安腔]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英字典] gen5 [梅县腔] gen5 [客语拼音字汇] ge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艮 | 古恨 | 見 | 痕 | 去聲 | 願 | 開口一等 | 痕 | 臻 | konh/konn | kə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禺( )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2) 同本义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 徐渭《缇芝赋》
(3)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4) 角,角落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 李朝威《柳毅传》
折过墙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隅头(墙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 边远的地方
咫只雪山路,归飞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7) 又如:隅谷(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隅镇(边远小镇);隅夷(神话中的日出处);隅辟(边境,国境);隅官(边地官员)
(8)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举端自理,滞隅则失。——《后汉书》
(9) 又如:隅见(片面的见解);隅曲(偏狭之见);隅积(部分和总体)
(10) 边;旁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子坐所。——《管子》
(11) 又如:隅坐(坐位的侧边);隅目(斜眼而视,怒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2 [宝安腔] ngi2 [台湾四县腔] ngi2 [梅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3
◎ 潮州话:ngo5 [潮阳]ng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虞 | 虞俱 | 疑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ŋĭu | ngyo/ng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