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背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王弼 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颖达 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唐 李商隐 《献河东公启》之一:“艮背却行,氷心自处。”
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吾 闽中 又有三教之术,盖起於 莆 中 林兆恩 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众。”
东北隅。背,通“ 北 ”。北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禅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临,有 确师 禪房。”
引证解释
⒈ 背,谓相背而不见。后因称不动物欲之念为“艮背”。
引《易·艮》:“艮其背,不获其身。”
王弼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颖达疏:“施之於人,则是止物之情,防其动欲。”
唐李商隐《献河东公启》之一:“艮背却行,氷心自处。”
⒉ 一种精神治疗法。欲人清心寡欲,犹如今之静坐法。
引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吾闽中又有三教之术,盖起於莆中林兆恩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疗病。因稍有验,其徒从者云集,转相传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众。”
⒊ 东北隅。背,通“北”。北方。
引唐李邕《海州大云寺禅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临,有确师禪房。”
艮背的网络释义
艮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gěn
形容词
(1) 指食物不易咬动或嚼烂 。如:花生米艮了
(2) 〈方〉∶坦率直言 。如:这个人真艮
(3) 〈方〉∶言语率直无曲折 。如:他说的话太艮
(4) 朴素 。如:他穿的衣特艮
(5) 不松脆 。如:艮萝卜
(6) 另见
gèn
名词
(1) 八卦之一,代表山 。如:艮岳(山名。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汴京东北隅堆土为山,广集天下奇花异石、珍禽怪兽、佳果文竹于此处)
(2) 方位名。东北方 。如:艮方(东北方);艮岑(位于东北方的高山);艮背(东北隅。背,通“北”。北方);艮域(东北地区)
(3) 姓
〈形〉?
(1) 止;静止
泉可艮,九天之上,九天之下,何所不艮?——清· 恽敬《艮泉图咏记》
(2) 坚固;坚硬
艮,坚也。——《广雅》
(3) 艰难
象艮有守。——《太玄·守》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gen5 [海陆丰腔] gien5 [宝安腔] g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客英字典] gen5 [梅县腔] gen5 [客语拼音字汇] gen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艮 | 古恨 | 見 | 痕 | 去聲 | 願 | 開口一等 | 痕 | 臻 | konh/konn | kə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佩 | 蒲昧 | 並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h/buoy | bʰ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