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踔

téng chuō [ teng chuo]
繁体 騰踔
注音 ㄊㄥˊ ㄔㄨㄛ

词语释义

亦作'腾趠'。 跳起;凌空。 犹腾达。指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高远。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亦作“ 腾趠 ”。 1.跳起;凌空。 晋 左思 《吴都赋》:“狖鼯猓然,腾趠飞超。”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巍峨拔 嵩华 ,腾踔较健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因命以两手抱腰,略一点首,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腾趠”。

⒉ 跳起;凌空。

晋左思《吴都赋》:“狖鼯猓然,腾趠飞超。”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巍峨拔嵩华,腾踔较健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因命以两手抱腰,略一点首,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

⒊ 犹腾达。指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唐张固《幽闲鼓吹》:“宾客刘公之为屯田员外郎时,事势稍异,旦夕有腾趠之势。”
《太平广记》卷四九八引唐卢仝《玉泉子·邓敞》:“敞顾己寒贱,必不能致腾踔。”
宋苏轼《答王庆源登州还朝书》之二:“令子两前辈,必大富学术,非久腾踔矣。”
清龚自珍《为家大人丙辰同年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策贤良於帝廷,应景运而腾踔。”

⒋ 高远。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下:“但古体近粗,今体近滑,逊於杜之沉雄腾踔耳。”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故其民志意腾踔,心思发越,神气王长,学识开明。”

腾踔的国语词典

跳跃。

腾踔的网络释义

腾踔

  • (1).跳起;凌空。 晋 左思 《吴都赋》:“狖鼯猓然,腾趠飞超。”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巍峨拔 嵩华 ,腾踔较健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因命以两手抱腰,略一点首,遂觉云生足下,腾踔而上,不知几百由旬。”清 叶燮
  • 汉字详情

    téng [teng]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UD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FQM
    四角: 79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朕( zhèn)声。本义:马奔腾)

    (2) 同本义

    腾,传也。——《说文》。谓传车马驰。

    腾,奔也。——《广雅》

    腾众车使径待。——《离骚》

    腾驴驘以驰逐。——《楚辞·愍命》

    腾驾步游。——《楚辞·大招》

    士饱而歌,马腾于槽。——韩愈《平淮西碑》

    (3) 又如: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腾夷(在平地上奔驰。喻宦途顺利);腾逐(奔驰追赶);腾藉(奔腾践踏);腾噬(奔腾咬啮);腾驾(使车马奔驰);腾嬉(奔腾嬉戏)

    (4) 奔驰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跳跃

    遂相腾击。——《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腾那(窜跳躲闪。指武功);腾身(跃身,纵身);腾超(跳跃腾空);腾距(跳跃);腾身而过;腾希(腾跃于空中);腾奔(腾跃奔驰);腾轩(腾跃高举);腾倚(或腾跃或倚立);腾闪(腾跃闪避);腾驰(腾跃奔驰);腾跣(赤足腾跃);腾奋(腾跃奋飞);万马奔腾;腾踯(腾空跳跃,向上跳);腾霄(腾空,冲天);腾凌(腾跃);腾逸(腾空跨越);腾击(腾空攻击)

    (7) 使房屋空出

    不如就把书院腾了出来。——《官场现形记》

    (8) 又如:腾房子给客人住

    (9) 升入空中;上升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10) 又如:升腾(向上升起);腾上(向上升);腾降(升降);腾掉(升空漂动);腾矫(飞升,升高);腾薄(上下起伏);腾海(升于海上);腾起(升起);腾蛟起凤;腾化(飞升成仙);腾达(升腾;上浮);腾掷(向上飞起);腾冲(飞上天空);腾举(飞升);腾骞(飞升,升空)

    (11) 传递

    枹止响腾。——宋· 苏轼《石钟山记》

    (12) 如:腾羞(传送食物);腾告(传告);腾榜(传递文告);腾书(传递书信);腾倒(转移挪动);腾言(传言);腾呼(传呼)

    (13) 翻腾

    不震不腾。——《诗·鲁颂·閟宫》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4) 又如:腾波(翻腾的波浪);腾踊(水翻腾上涌);腾倾(腾涌倾注);腾溢 (翻腾漫溢);腾扬(翻腾上涌)

    (15) 驾;乘

    腾驴赢以驰逐。——《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16) 又如:腾龙(驾龙,乘龙)

    (17) 凌驾

    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管子》

    副词

    突,忽——表示动作状态 。如:腾地(腾的。猛然,一下子)

    英文翻译

    fly; gallop; run; prance; rise

    方言集汇

    ◎ 粤语:tang4

    宋本广韵

    chuō [chuo]
    部首: 717
    笔画: 15
    五笔: KHHJ
    五行:
    仓颉: RMYAJ
    四角: 611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践踏

    (2) 跳,跳跃

    踔攳枝。——《后汉书·马融传》。注:“跳也。”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干宝《搜神记》

    若鸟之摩空,猿之踔虚,似非手足之灵所能及也。——《徐霞客游记》

    (3) 又如:踔虚(谓在空中腾跃);踔跃(跳跃);踔掉(摇晃,摆动)

    (4) 逾越,走过

    踔宇宙而遗俗兮。——《后汉书·蔡邕传》

    日夜踔数舍,冒没于凶党中。——宋· 苏舜卿语

    (5) 又如:踔绝(卓越出众);踔远(相去辽远);踔厉风发(形容议论精辟浑厚,如风势的强劲有力);踔越(超越,胜过)

    (6) 跛行 。

    英文翻译

    to get ahead; to stride; to exce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ok7 tsiok7 zau5 tiau5 [客英字典] zok7 [海陆丰腔] zok7 chiok7 zau5 tiau5 [梅县腔] zok7
    ◎ 潮州话:do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敎去聲開口二等thrauh/theawţʰ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