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腹膜的炎症。大多数腹膜炎病情急剧,继发于胃肠道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感染、坏死、破裂或穿孔之后;原发性腹膜炎则由于细菌经血液或淋巴,侵入腹腔所引起。患者呈现持续性腹痛,并有呕吐、发热、腹胀、便秘、腹部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发热、便血、腹膜炎(一种被感染的腹部内层炎症)以及如果治疗不及时引起的死亡。
2、这时肠道的内容物(食物、病原体、便便、各种放得进嘴里的东东)就会漏进你的腹腔——这会导致腹膜炎。
3、这也会引起腹膜炎(一种被感染的腹部内层炎症),同时伴有疼痛、生命危险以及必要时的整形外科修复手术。
4、从2004年10月1日至12月10日,已发生615例伴有穿孔性或非穿孔性腹膜炎的严重病例,其中包括134例死亡(病死率为21.8%)。
5、目的探讨实验性腹膜炎时,内毒素与肺损伤的变化。
6、可是许多外科医师不愿意延迟手术,因为其有穿孔与腹膜炎的危险。
7、目的探讨腹腔镜应用于腹膜炎病人的诊断及治疗。
8、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旨在尽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9、方法通过运用双联系统进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并加强对38例CAPD患者的责任制护理,了解临床疗效、腹膜炎及堵管发生率。
10、腹膜透析过程中出现腹痛首先应排除腹膜炎的可能性,尤其是持续性腹痛。
11、腹痛是患了腹膜炎后最常见的症状。
12、也可引起腹膜炎、胆囊炎、阑尾炎等。
13、腹痛或背痛或腹部触痛提示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破裂、腹膜炎和育龄期妇女的异位妊娠破裂。
14、方法对21例肝硬化合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
15、目的报告硬化性腹膜炎病人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
16、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和预后。
17、目的:探讨如何避免继发性腹膜炎诊治过程中的失误。
18、结论加强责任制护理,运用双联系统行CAPD能显著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
19、结论:根据右上腹剧烈疼痛、全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抽出胆汁样脓液可作出初步诊断。
20、《国际肝病》:合并腹水的肝硬化患者经常伴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请您谈一下它的主要原因?
21、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螺旋CT检查方法及其特征。
22、心动过速和低血压也许预示着重度脱水、腹膜炎或者发热以及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
23、渗漏可能以需要接受腹部重新手术的广泛性腹膜炎、或是仅能在对比显影放射技术上显现的局部渗出物或是亚临床渗漏来表现。
24、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各项辅助检查和抗结核治疗的疗效诊断结核性腹膜炎。
25、结肠破裂死者尸检剖开腹腔显示广泛的化脓性腹膜炎一层又厚又黄的渗出物覆盖在腹膜表面。
26、说明术后腹膜炎是术后肺功能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小气道功能也明显下降。
27、目的比较超声与CT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28、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诱因、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
腹膜炎的国语词典
病名。腹膜发炎,可分为原发性腹膜炎与续发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多由于感染肺炎双球菌和乃溶炼菌而引起的,感染后会有上气道感染症及丹毒、肺炎等并发症。续发性腹膜炎是由盲肠穿孔或腹腔内脏器官破裂而引起的。
腹膜炎的网络释义
腹膜炎 科普中国
腹膜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福 | 方六 | 幫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通 | 東 | pĭuk | pi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莫声。本义:生物体内部的薄皮形组织)
(2) 同本义
熏于肓膜,散于胸服。——《素问·痹论》
(3) 又如:耳膜;竹膜;细胞膜;鼓膜
(4) 通常有柔韧性的透明薄片 。如:塑料薄膜
(5) 比喻细微的间隔 。如:膜外(犹身外);膜视(轻视)
动词
专指礼拜神佛的跪拜 。如:膜呗(边膜拜边歌颂佛的功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ok8 [陆丰腔] mok8 [台湾四县腔] mok8 [东莞腔] mok8 [沙头角腔] mok8 [宝安腔] mok7 [客英字典] mok8 [梅县腔] mok8 [客语拼音字汇] mog5 mu2
◎ 潮州话:mo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模 | 莫胡 | 明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mo/mu | m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2) 同本义
炎,火光上也。——《说文》
火曰炎上。——《书·洪范》
秉畀炎火。——《诗·小雅·大田》
南有炎火千里。——《楚辞·大招》
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资治通鉴》
(3) 又如:炎上(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4) 焚烧
大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今时复旱,如炎如焚。——《后汉书》
形容词
(1) 炎热,酷热
赫赫炎炎。——《诗·大雅·云汉》。传:“热气也。”
南方曰炎天,又东北曰炎风。——《吕氏春秋·有始》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夏炎百木盛,阴郁增埋覆。——唐· 韩愈《南山》
(2) 又如:炎暑(炎热酷暑);炎天(大热天);炎魃(旱鬼);炎威(夏天酷热的威势);炎月(暑月);炎辰(炎热的日子);炎兵(喻酷热);炎冷(犹冷热);炎序(炎夏季节)
(3) 红色 。如:炎卉(鲜艳的花草);炎波(红色的波浪);炎霞(红色的霞光)
名词
(1) 炎症 。如:嗓子发炎;喉炎;扁桃腺炎
(2) 指炎帝 即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嵪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如:炎皇(炎帝神农氏);炎轩(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并称)
(3) 汉朝 。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如:炎正(汉朝);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运(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炎祚(指汉或宋的国统);炎纪(汉朝年代)
(4) 比喻炙人的权势 。如:炎贵(权势显赫,贵重)
(5) 南方 。如:炎方(泛指南方炎热的地方);炎丘(南方炎热的山地);炎邦(南方炎热之国)
(6) 火 。如:炎德(火德);炎海(火海);炎山(传说中的火山)
(7) 太阳 。如:炎精(太阳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am3 [梅县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jam5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yam4 [海陆丰腔] ram2 ram6 [东莞腔] jam2 [宝安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2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炎 | 于廉 | 云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iem/hyem | ĭɛ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