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咏

fù yǒng [ fu yong]
繁体 腹詠
注音 ㄈㄨˋ ㄩㄥˇ

词语释义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

词语解释

  1.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引证解释

⒈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腹咏的网络释义

腹咏

  • fù yǒng ㄈㄨˋ ㄩㄥˇ
  • 腹咏(腹咏)
  • 内心歌咏,表示喜悦。《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英雄俊杰,上达之士,莫不心歌腹咏,乐在归附者也。”
  • 汉字详情

    [fu]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TJ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AE
    四角: 78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yǒng [yo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YN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INE
    四角: 6309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2)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3)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4)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歌以咏志。——《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

    (6) 歌颂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

    (7) 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

    名词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英文翻译

    sing song or poem, hum, chant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3 [陆丰腔] jun6 [客英字典]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梅县腔] jun3 [宝安腔] jun3
    ◎ 潮州话:iong3(iòng) [揭阳、潮阳]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爲命庚三合去聲合口三等ĭwɐŋyengh/hw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