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胁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因过度饮酒而引起的脓胸穿孔症。
唐 皮日休 《七爱诗·李翰林》:“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腐胁疾’,顾名思义,当是慢性脓胸穿孔。”
引证解释
⒈ 因过度饮酒而引起的脓胸穿孔症。
引唐皮日休《七爱诗·李翰林》:“竟遭腐胁疾,醉魄归八极。”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腐胁疾’,顾名思义,当是慢性脓胸穿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府声。本义:腐烂变质)
(2) 同本义
腐,烂也。——《说文》
腐,败也。——《广雅》
人死,五藏腐朽。——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流水不腐。——《吕氏春秋·尽数》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荀子·劝学》
(3) 又如:腐散(腐烂消散);腐坏(腐烂损坏);腐秽(腐烂肮脏);腐浊(腐臭浑浊)
(4) 通“拊”。拍;击
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史记·刺客传》
形容词
(1) 指思想或文章陈旧、古板
为天下安用腐儒?——《史记·黥布列传》
(2) 又如:腐板(迂腐古板);腐俗(陈腐庸俗);腐音(陈腐的音调);腐局(陈腐的观念)
(3) 气味恶臭
流水不腐。——《吕氏春秋·尽数》
名词
(1) 豆腐的省称 。如:腐衣(豆腐衣);腐竹
(2) 宫刑
死罪欲腐者许之。——《汉书·景帝纪》。注:“宫刑也。”
(3) 又如:腐史(指《史记》。因作者司马迁是在受了腐刑的情况下完成这本书的);腐夫(宦官,太监。即受宫刑的人);腐罪(应受腐刑之罪);腐身(遭受腐刑的身躯);腐庸(指太监。太监腐身而为庸仆。故称);腐人(因受刑或饥寒而死于监狱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3 [宝安腔] fu3 [海陆丰腔] fu3 [陆丰腔] fu6 [沙头角腔] fu5 [客英字典] fu3 [梅县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东莞腔] f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父 | 扶雨 | 並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byox/biu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月),劦(
)声。本义:腋下肋骨所在的部分)(2) 同本义
胁,两膀也。——《说文》。按,腋下之名也。其骨谓之肋,牲体则谓之拍。
两胁里急。——《素问·至真要大论》
兵尚胁盾。——《管子·版法》。注:“盾或著之于胁,固曰胁盾。”
脊胁肺肩在上。——《仪礼》
右胁夹大铁椎。——明· 魏禧《大铁椎传》
越天都之胁。——《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又如:胁胑(由腋下到腰以上的部位);胁窝里(比喻两侧);胁不沾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胁骨(肋骨);胁衣(女人的内衣。或称“袜”);胁肢(胁和臂之间的部位);胁盾(盾的或称)
(4) 肋骨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注:“骈胁,合干也。”
(5) 旁边,边侧
旁著岸胁,去地二百余丈,民俗名曰石鼓。——《汉书》
(6) 又如:胁士(佛教语。侍立在佛两旁的菩萨)
动词
(1) 挟持
是谓胁君。——《礼记·礼运》
乃胁栾中行。——《国语·晋语》。注:“劫也。”
(2) 又如: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胁君(胁持国君;被胁持的国君);胁权(挟权。假用君上权名胁迫别人)
(3) 威逼,用威力促使
公欲从之。众从者胁公,不得归。——《左传·庄公八年》
使使胁求君主。——《汉书·常惠传》。注:“谓以威迫之也。”
淫而相胁。——《淮南子·本经》
武终不可胁。—— 明· 魏禧《大铁椎传》
胁服夺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4) 又如:胁污(被胁迫而致玷污);胁劫(威胁而劫持之);胁和(迫使讲和);胁服(迫使服从);胁降(迫使降服;被迫投降)
(5) 通“翕”(
)。收缩 ?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汉书·王莽传中》
(6) 又如:胁肩(耸起肩膀,故示敬畏);胁肩低眉(胁肩低首。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立正。形容极为恐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 轻微的叫疾
疾,病也。——《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
伯牛有疾, 子问之。——《论语·雍也》
(3) 泛指病
司马子反辞以心疾。——《韩非子·十过》
(4) 如:疾革(病情加重);疾损(病情减转,病情好转);疾动(发病;疾病发作);疾棘(病危)
(5) 废疾;废疾的人。亦泛指病人 。如:疾瘵(废疾,残疾)
(6) 疫疠;发生疫疠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寡人无疾。
君有疾。
已有疾疫。——《资治通鉴》
(7) 又如:疾疫(发生疫病);疾疠(瘟疫);疾疟(指疟疾);疾厉(即疾疠)
(8) 痛 。如:疾首(头痛);疾痒(痛痒);疾心(痛心)
(9) 痛苦;忧患
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
身自疾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0) 又如:疾痛惨怛;疾困(疾苦;疾疢);疾吏(病困的小官吏)
(11) 缺点,毛病,瑕疵
必有窃疾。——《墨子·公输》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史记》
形容词
(1) 快速;急速
奋疾而不拔。——《礼记·乐记》
征鸟厉疾。——《礼记·月令》
而疾讨陈。——《左传·襄公五年》
何来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草枯鹰眼疾。——唐· 王维《观猎》
疾驰入仆营。——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疾快(快速);疾言(言语急迫);疾进(急速进行);疾疾(迅速的样子;急遽不安的样子)
(3) 敏捷;轻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4) 又如:疾伶(机敏伶俐);疾俏(动作轻快灵活);疾跳(精悍,机灵)
(5) 急剧而猛烈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6) 又如:疾威(暴虐残酷);疾雨(急骤的雨);疾雷(急雷,突然响起的雷。比喻汹涌的波涛)
(7) 恶 。如:疾日(恶日,不祥的日子)
(8) 怒,强狠 。如:疾视(瞋目怒视)
(9) 强大,宏大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动词
(1) 患病,生一般的病
寒暑不能使之疾。——《荀子·天论》
(2) 又如:疾色(患病的脸色);疾耗(患病的坏消息);疾作(疟疾发作)
(3) 厌恶;憎恨
尔无忿疾于顽。——《书·君陈》
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论语·季氏》
生而有疾恶焉。——《荀子·大略》
有亡而无疾。——《荀子·大略》。杨倞注:“疾同嫉,嫉恨。
疾其君者。——《孟子·梁惠王上》
愤世疾邪。——明· 刘基《卖柑者言》
疾大户兼并。——清· 张廷玉《明史》
(4) 又如:疾恶(憎恨恶人);疾心(憎恶之心);疾吏(憎恨狱吏)
(5) 极力;尽力;努力 。如:疾争(极力争辩);疾作(努力劳作);疾耕(努力耕作);疾学(努力学习)
(6) 嫌怨
疾王听之不聪。(听,名词。聪,耳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疾怨(怨恨)
(8) 通“嫉”。妒忌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商君书·修权》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9) 又如:疾裘妒枕(夫妻间对双方有外遇的嫉妒);疾夫(妒忌者);疾心(心生妒忌);疾忌(妒忌)
(10) 忧虑
草食之兽,不疾易薮;水生之虫,不疾易水。——《庄子》
(11) 非难;毁谤 。如:疾毁(毁谤)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it8 [客英字典] cit8 [海陆丰腔] cit8 [宝安腔] cit8 [陆丰腔] cit7 [梅县腔] cit8 [台湾四县腔] cit8 [客语拼音字汇] qid6 [东莞腔] cit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疾 | 秦悉 | 從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zit/dzit | dzʰ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