脢腓
注音
ㄇㄟˊ ㄈㄟˊ
词语释义
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
词语解释
《易·咸》:“九五,咸其脢。”又:“六二,咸其腓。”咸,卦名,上兑下艮,象征夫妇结合,后因以“脢腓”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
《古文苑·蔡邕<协和婚赋>》:“乾坤和其刚柔,艮兑感其脢腓。” 章樵 注:“艮少男,兑少女,感应而为咸,圣人列於下篇之首,以象夫妇。‘咸其脢’、‘咸其腓’,皆爻辞。”
引证解释
⒈ 咸,卦名,上兑下艮,象征夫妇结合,后因以“脢腓”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
引《易·咸》:“九五,咸其脢。”
又:“六二,咸其腓。”
《古文苑·蔡邕<协和婚赋>》:“乾坤和其刚柔,艮兑感其脢腓。”
章樵注:“艮少男,兑少女,感应而为咸,圣人列於下篇之首,以象夫妇。‘咸其脢’、‘咸其腓’,皆爻辞。”
脢腓的网络释义
脢腓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背脊肉
咸其脢。——《易·咸》
(2) 又如:脢腓(比喻不可分离的关系)
英文翻译
flesh
方言集汇
◎ 粤语:mu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i2 mi2 [客英字典] moi2 [海陆丰腔] moi2 mi2 [梅县腔] moe.2 [宝安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陆丰腔] m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oi2 mi2 [客英字典] moi2 [海陆丰腔] moi2 mi2 [梅县腔] moe.2 [宝安腔] moi2 [客语拼音字汇] moi2 [陆丰腔] m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枚 | 莫杯 | 明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muai/muoi | muɒ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胫骨后的肉,即腿肚子
腓大于股,难以趣走。——《韩非子》
(2) 疾病
毒泾尚多死,渡泸宁具腓。—— 南朝 宋· 鲍照《代苦热行》
(3) 弊端
十年执政虽咸腓,发廪有议常坚持。——元· 许有壬《哀弃儿》
(4) 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
腓者,脱其膑也。——汉· 班固《白虎通·五刑》
(5) 又如:腓辟(削去膝盖骨酷刑)
形容词
病害;枯萎。多指草木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小雅·四月》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calf; avoid; be ill; wi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fei4
◎ 客家话:[宝安腔] fui1 fui2 [台湾四县腔] fi1 pi2 [客英字典] fui1 pui2 [海陆丰腔] fui1 pui2 [梅县腔] fi1 fui1 p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 客家话:[宝安腔] fui1 fui2 [台湾四县腔] fi1 pi2 [客英字典] fui1 pui2 [海陆丰腔] fui1 pui2 [梅县腔] fi1 fui1 p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肥 | 符非 | 並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止 | 微 | bʰĭwəi | byoi/bv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