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炉

jiǎo lú [ jiao lu]
繁体 腳爐
注音 ㄐ一ㄠˇ ㄌㄨˊ

词语释义

冷天烘脚用的小炉。多用铜制,也有瓦制的。状圆而稍扁,有提梁,炉中燃烧炭墼、锯末或砻糠等。

词语解释

  1. 冷天烘脚用的小炉。多用铜制,也有瓦制的。状圆而稍扁,有提梁,炉中燃烧炭墼、锯末或砻糠等。

    冰心 《我的童年》:“年轻的母亲穿着沿着阔边的衣裤,坐在一张有床架和帐楣的床边上,脚下还摆着一个脚炉。”

引证解释

⒈ 冷天烘脚用的小炉。多用铜制,也有瓦制的。状圆而稍扁,有提梁,炉中燃烧炭墼、锯末或砻糠等。

冰心《我的童年》:“年轻的母亲穿着沿着阔边的衣裤,坐在一张有床架和帐楣的床边上,脚下还摆着一个脚炉。”

脚炉的国语词典

一种中燃碎炭冬日暖足的炉具。

脚炉的网络释义

脚炉

  • 脚炉,冬日取暖的用具。多是用铜铸造,且大都是历经几代人传下来的旧物,包浆俨然,乌光锃亮,造型丰富精美,制作工艺考究。
  • 脚炉造句

    潘铜匠的坩锅,有大中小三种类型,最大坩锅,一锅可以化几斤重铜水,一般用来浇制铜盆、铜脚炉。
    阳爹爹说,他本来给家里买了个暖脚炉,结果温度老是控制不好,再加上经常听说电暖脚器起火的事情,他于是动了心思自己发明一个。
    这时长脚拿侬提着脚炉进来了。
    又有一位的全福妇人,将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铜脚炉搁到新娘子的座位底下。
    尤尔用一台产自南非的三脚炉做了晚餐,有一条肥美的鱼和鸡肉,还配有红酒。
    春杏点起了脚炉,放在他的旁边,使车里更增添了暖意。
    诗诗在摇曳的灯光下,坐在床榻上,把双脚放在紫铜脚炉上为我绣制着一条新的黄衣。
    当然还有衣裳鞋袜、铺盖被褥、手炉脚炉等物。
    为了各位电脑族方便,有了更小的只够一个人踩的脚炉,以及暖脚器。
    除了大的熏笼,还有一种小的炭炉,随手可以提动,放在脚下暖脚的叫脚炉,用来暖手的叫手炉,它们的制作更加精美讲究。

    汉字详情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FCB
    仓颉: BGIL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勺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iakkĭak
    [lu]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NT
    五行:
    吉凶:
    仓颉: FHS
    四角: 938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鑪,金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量词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

    英文翻译

    fireplace, stove, oven, furna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