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

jiǎo qì [jiao qi]
繁体 腳氣
注音 ㄐ一ㄠˇ ㄑ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脚气 jiǎoqì

(1) 病名。又称脚弱。因外感湿邪风毒,或饮食厚味所伤,积湿生热,流注于脚而成。其症先起于腿脚,麻木,疼痛,软弱无力,或挛急,或肿胀,或萎枯,或胫红肿,发热,进而入腹攻心,小腹不仁,呕吐不食,心悸,胸闷,气喘,神志恍惚,言语错乱。治宜宣壅逐湿为主,或兼祛风清热。可用鸡鸣散等方

增脚气病。——· 柳宗元《柳河东集》
beriberi

词语解释

  1. 由缺乏维生素B1的病症。患者有下肢肌肉疼痛麻木、水肿或心跳气喘等症状。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水浒传》第六回:“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的多路。” 陶行知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它是 上海 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2. 脚癣的俗称。参见“ 脚癣 ”。

引证解释

⒈ 由缺乏维生素B1的病症。患者有下肢肌肉疼痛麻木、水肿或心跳气喘等症状。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居南中九年,增脚气病。”
《水浒传》第六回:“小人近日有些脚气的症候,十分走不的多路。”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它是上海上等白米,吃了叫人害脚气病,寸步难行。”

⒉ 脚癣的俗称。参见“脚癣”。

脚气造句

用这种药治脚气十分奏效。
每晚用药泡脚,然后抹上抑菌隔离膏,使鸡眼、硬茧与正常皮层自然分离脱落而不疼痛,轻松解除鸡眼、脚垫硬茧、干裂脱皮、脚气等问题。
这样一来,身体倒是轻松得很,只是染上了脚气,五冬六夏地痛痒。
生于手部称为“鹅掌风”,生于足部称为“脚气”、“脚湿气”,侵犯指甲”。
老军医秘制脚气膏根治脚气。
患干性脚气病时长神经逐渐变性,同时伴有肌肉萎缩及反射消失。
有毒,能治脚气风肿,止鼻血,亦治痰喘咳嗽。
我不光手气好,脚气也不错!
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工作是个肿瘤,割也不是,不割也不是,因为它既是良性又是恶性,就像得了脚气,没办法治好,只好拿它解闷,无聊时拿出来挠挠。
不要理会别人诧异的目光,你可以告诉他们你有脚气,穿拖鞋不会出汗。
癣病有足癣、手癣、股癣、甲癣等,癣病有一定传染性,比如得了脚癣,手挠过后会感染成手癣。
用于治疗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等症。
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在十九世纪末期,日本海军中的水兵就颇受脚气病的困扰。
我患脚气病已有几年了,一到夏季需换上凉鞋才行。
李鸿章忙将他扶住,“李公公这就生分了,脚气好点没有?”。
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
用来洗脚,具有杀菌作用,能去除汗臭味,脚气。
今天脱了鞋发现脚不臭了,开始我还以为是脚气好了,后来才发现是鼻炎犯了!

汉字详情

jiǎo,jué [jiao,jue]
部首: 444
笔画: 11
五笔: EFCB
仓颉: BGIL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jué

名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

英文翻译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oek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ok7 [客英字典] giok7 [台湾四县腔] giok7 ka2 [梅县腔] giok7 [海陆丰腔] giok7 ka2 [宝安腔] giok7 [陆丰腔] giok7 [东莞腔] gi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勺藥開入聲開口三等kiakkĭak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