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骨

jǐ gǔ [ ji gu]
注音 ㄐ一ˇ ㄍㄨˇ

词语释义

脊骨 jǐ gǔ

1.  人体背部的脊椎骨。

折断你的脊骨。
back;

2.  人或动物的后背或脊柱。

chine;

3.  动物的一片背骨,并带有邻近部分,切下来用于烹饪。

词语解释

  1.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北史·西域传·漕国》:“祠前有一鱼脊骨,有孔,中通马骑出入。” 宋 黄庭坚 《题竹尊者轩》诗:“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説。”《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背骨》:“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骨,俗呼脊梁骨。”

引证解释

⒈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北史·西域传·漕国》:“祠前有一鱼脊骨,有孔,中通马骑出入。”
宋黄庭坚《题竹尊者轩》诗:“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説。”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背骨》:“背者,自后身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通称也。其骨一名脊骨,一名膂骨,俗呼脊梁骨。”

脊骨的网络释义

脊骨

  • 脊骨,汉语词汇。
  • 拼音:jǐ gǔ
  • 释义:脊椎骨,人和脊椎动物背部中间的骨头。
  • 脊骨造句

    现在已经是大白天了,让它跳吧,它只要跳起来,背脊骨两旁的气囊便会充满空气,那么,它就不可能潜到很深的地方去等待死亡了。
    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你的背脊骨就会和你的门一样的下场。
    忿怒和憎恨交并而来,立刻挺硬了她的脊骨。
    这种测试手段已经被成功的用于准静状态下的脊骨生物力学的研究。
    为什么蜂鸟和大猩猩都有脊骨?
    在大仓的右边有一条从猪背脊骨向下延伸的身躯隆起又缓缓平展的一条山岗,人们叫那里为大秤杆岭。
    无论敌人如何的威逼,敌军物质如何的精备,一旦大祸临头,我们立刻要挺起脊骨,硬着头皮,忍耐牺牲,实际抗争,寸土尺地,决不能再轻轻易易,让给敌人。
    举例来说,当你考虑你曾经想过要写一本书时,如果你感到一股凉意从你的背脊骨透下,那么,你就在纸上把这种感受描述出来。
    对,我也是我的脊骨变成手风琴了。
    虽然脊骨矫正法在罕见情况下可导致严重后果,但如果由有经验人士合适地进行的话,脊医治疗基本上是安全的。
    但是,当甲虫背脊骨包容的遗传特性显示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时,这些研究人员决定仔细查明蚯蚓的。
    她让我看她把炮挂在牵引车上,我把我的手指放在她的脊骨的弯曲处尖,它压坏它喜欢胡桃钳。
    奇怪的是没有脊骨的生物都有最坚硬的壳。
    髆骨髀骨腰骨脊骨肩骨项骨髑髅骨。
    内环路如同脊骨核心,八个地块住宅相当于纵向的肋骨分布。
    这种桶状海绵是古代一个动物家族的一部分,这类动物在海绵或者柔软子宫内有与众不同的石灰质或者硅酸脊骨。
    屋内的铁钩上还悬挂着刚刚分解下来的驴肉和驴的脊骨,地上堆放着驴下水和剔光了肉的驴骨头,在院子里的两台大冰柜里,还冻着驴肉、肠肚等。
    一条始于第一背脊骨基部。
    既然店面就是用脊骨土豆汤命名,那么脊骨土豆汤自然是不可错过的美味,它是用脊骨加上土豆、金针菇、蒿子秆儿、干白菜、豆芽等组成。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IWEF
    五行:
    仓颉: FCB
    四角: 3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2) 同本义

    脊,背吕也。——《说文》

    举肺脊。——《仪礼·特性礼》

    坎为美脊。——《易·说卦传》

    或碎脑以折脊。——李白《大猎赋》

    (3)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4) 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5) 理,条理

    有伦有脊。——《诗·小雅·正月》

    英文翻译

    spine, backbone; ridge

    方言集汇

    ◎ 粤语:zek3 zi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丰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东莞腔] ziak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iek/ziektsĭɛk
    gǔ,gū [gu]
    部首: 902
    笔画: 9
    五笔: ME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BB
    四角: 77227

    详细解释

    (1) ——表示声、形、动作。如:骨都都(形容连续不断向外冒);骨骨农农(咕咕哝哝;嘀嘀咕咕);骨辘辘(象声词。滚动声)

    (2)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冎( guǎ),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骨头)

    (2) 同本义

    骨,肉之覈也。——《说文》

    骨者,髓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

    风生木与骨。——《管子·四时》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战国策·燕策》

    以刀刺骨。——《韩非子·安危》

    而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头,脊椎动物的骨骼的各个坚硬的部分。解剖学名词。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龙骨(鸟类的胸骨);听骨;颌骨

    (4) 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钢骨水泥;船的龙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躯干 。如:骨相(依人的骨胳与相貌,可推测其穷通祸福之五星);骨骸(形体)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质、气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发游江东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脱俗,具有神仙资质);骨格(品德;气度)

    (10) 比喻文学作品的刚健风格

    蓬莱文章 建安骨,中间 小谢又清发。——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 又如:骨格(诗文的体式和风格);风骨(诗文雄健有力的风格)

    (12) 比喻刚毅正直 。如:骨直(躯干挺直。比喻刚正强毅);骨鲠之臣(刚正直谏之臣)

    (13) 比喻瘦劲的书体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书评》

    (14) 又如:骨力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方言集汇

    ◎ 粤语:gwat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ut7 [客语拼音字汇] gud5 [海陆丰腔] gut7 [客英字典] gwut7 [台湾四县腔] gut7 [东莞腔] gut7 [宝安腔] gut7 [陆丰腔] gut7 [梅县腔] gu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一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忽入聲合口一等kuotkuə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