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檩

jǐ lǐn [ ji lin]
繁体 脊檁
注音 ㄐ一ˇ ㄌ一ㄣˇ

词语释义

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

词语解释

  1. 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保住》:“ 住 沿楼角而登,顷刻至颠;立脊檁上,疾趋而行,凡三四返。” 刘绍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早霞晨光中穿戴齐整,配上小伙子那浓眉大眼,圆头方脸,扇子面胸脯,一条脊檁似的个头儿,乡下人眼光看来,也算得俊扮小生。”

引证解释

⒈ 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俗称大梁。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保住》:“住沿楼角而登,顷刻至颠;立脊檁上,疾趋而行,凡三四返。”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一:“早霞晨光中穿戴齐整,配上小伙子那浓眉大眼,圆头方脸,扇子面胸脯,一条脊檁似的个头儿,乡下人眼光看来,也算得俊扮小生。”

脊檩的国语词典

架在屋子山墙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脊檩的网络释义

脊檩

  • 脊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jǐ lǐn,是指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
  • 汉字详情

    [ji]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IWEF
    五行:
    仓颉: FCB
    四角: 32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本义:背中间的骨头)

    (2) 同本义

    脊,背吕也。——《说文》

    举肺脊。——《仪礼·特性礼》

    坎为美脊。——《易·说卦传》

    或碎脑以折脊。——李白《大猎赋》

    (3) 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即“鹡鸰”,水鸟名。常比喻兄弟,或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4) 物体上像脊梁骨似的隆起部分 。如:山脊;屋脊;脊封(书脊上的封皮)

    (5) 理,条理

    有伦有脊。——《诗·小雅·正月》

    英文翻译

    spine, backbone; ridge

    方言集汇

    ◎ 粤语:zek3 zi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丰腔] zit7 [客英字典] zit7 [梅县腔] zit7 [东莞腔] ziak7 [客语拼音字汇] j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iek/ziektsĭɛk
    lǐn [lin]
    部首: 420
    笔画: 17
    五笔: SYLI
    五行:
    仓颉: DYWF
    四角: 40991

    详细解释

    名词

    架在房梁上托住椽子的横木。也称“桁条”、“檩条”、“檩子”

    檩,屋上横木。——《集韵》

    英文翻译

    the bole of a tree; a cross beam; the combing round the hatches of a 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lam5
    ◎ 客家话:[东莞腔] lin3
    ◎ 潮州话:娜音2 [潮州、饶平]罗音2 ,nim2 [潮州、饶平]lim2 [澄海]ni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