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
词语释义
胶结
(1) 胶性材料干燥后硬结成块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胶结物也可以从月球资源中提取。
2、美国宇航局在新的燃料箱上把容易泡沫胶脱落的地方进行了改装,同时安装上了加热器,以防止泡沫胶结冰。
3、因此,固沙胶结剂不但要达到应有强度,还必须满足良好的渗水、吸水性要求。
4、很显然,数据在此有散点,造成这种现象是由于胶结程度不同、矿物特性不同及颗粒尺寸和含量的不同。
5、结合试验结果和土质学基本理论,提出从水分子吸附作用、胶结作用、填充作用三个方面探讨纳米硅粉与粘性土之间的作用机理。
6、国内外部分矿山块石胶结充填的技术数据和经验表明该项技术具有充填成本低、充填能力大、充填体强度高等优点。
7、声波水泥胶结测井是目前固井质量评价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8、讨论了不同水合物胶结类型的流体饱和多孔隙固体中地震波的衰减情况,分析了估算天然气水合物和游离气饱和度影响因素。
9、安棚区块碱井固井水泥浆胶结不好,水泥浆易漏失造成固井质量较差、水泥返高不够等问题。
10、分别以弹簧、滑片和胶结杆来代表固体的基本特性即弹性、塑性和脆性。
11、从上面所提到的和未提到的许多实例中的证据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公允的:压实和胶结的程度在排烃期肯定有十分明显的变化。
12、氯化丁基橡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聚合物融合在一起使用,以取得接触型胶结剂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13、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储层砂岩较低渗透率的主要成因是成岩期各种自生矿物的充填和胶结作用。
14、压实作用及早期胶结作用是促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15、在储层演化中,砂岩中很多胶结作用都是重要的保持性成岩作用,是深埋藏条件下砂岩孔隙得以保持的重要机制。
16、片钠铝石作为胶结物、自生矿物或脉体,不仅分布在海相白云岩、油页岩中,而且还广泛分布在陆源碎屑岩及煤系地层中。
17、水泥的早期强度提高,胶结细物料的能力强;
18、另一种胶结材料的基础上碳化钛(议会)。
19、在不同时期,由于埋藏深度不同,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不同,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徵也就不同。
20、储层以原生剩余粒间孔隙为主,长石及早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
21、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颗粒间胶结物和低有效应力的固结差的沉积物中,声波对孔隙流体性质较敏感。
22、方解石胶结是砂岩储层最重要的一种成岩作用,非常发育和广泛。
23、在胶结充填系统的充填站自动控制中,充填料浆浓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充填质量。
24、研究表明,砂岩层内的早期成岩作用(压实、压溶、胶结和交代作用)使孔隙度和渗透性降低。
25、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胶结类型的砂岩提出了地面孔隙度压缩校正方程。
26、川西前陆盆地流体(水、胶结物和天然气)的研究,未发现来自下地壳及地幔的深部流体地球化学证据。
27、在塑料波纹管上钻凿脱水孔,外包脱水滤布的脱水方式是解决高大采场嗣后一次尾砂胶结充填料浆脱水的有效途径。
28、详细介绍了金川镍矿斜坡道的铺设和机械化下向胶结充填法。
引证解释
⒈ 如胶之凝结。常喻事物不易分解。
引晋干宝《<晋纪>总论》:“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
唐道宣《续高僧传·义解一·法护》:“解释胶结,每无遗滞。”
明方孝孺《深虑论五》:“天下之民胶结而不可解。”
康濯《东方红》第八章六:“麒麟庄更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直到如今,村里的战斗都还胶结着没取得胜利!”
⒉ 指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胶结的国语词典
如胶凝结。形容事物难以分解。
胶结的网络释义
胶结
胶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肴 | 胡茅 | 匣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eau | ɣau |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