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

jiāo bǎn [ jiao ban]
繁体 膠版
注音 ㄐ一ㄠ ㄅ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胶版 jiāobǎn

(1) 印刷书籍、报刊等的胶制底版

offset plate

词语解释

  1. 胶印的印刷底版。

    阿英 《从清末到解放的连环图画》:“到了 民国 年代,印刷事业更趋发达,胶版、影写版、彩色版、卷筒机,这些有利的条件,促使连环图画获得新的进步。” 潘吉星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第十一章:“该本以 明和 八年(1771) 菅生堂 本为底本,照原样作胶版影印,分九册线装。”

引证解释

⒈ 胶印的印刷底版。

阿英《从清末到解放的连环图画》:“到了民国年代,印刷事业更趋发达,胶版、影写版、彩色版、卷筒机,这些有利的条件,促使连环图画获得新的进步。”
潘吉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第十一章:“该本以明和八年(1771) 菅生堂本为底本,照原样作胶版影印,分九册线装。”

胶版的国语词典

用骨胶、甘油、水熔合制成的印刷底版。富弹性,易于吸附色素,施压后可渗色透印。

胶版的网络释义

胶版

  • 胶版通常指照相平版,也称橡皮版。胶版分为单层版和双层版。
  • 胶版造句

    苯胺印刷采用柔性橡胶版和苯胺油墨的凸版轮转印刷方法。
    蒸馏作用、胶版印刷术和化妆品工业是我们文件中的一部分,请您电话垂询更多信息。
    标准的驱动器模式使麦修斯胶版印刷系统便于组件的安装和移动。
    胶版印刷:使用快干墨或挥发性墨和橡胶版的凸版印刷法。它广泛的应用于包装工业。
    主要使用各种涂布原纸、印刷书写纸、胶版纸、牛皮卡纸等。
    胶版印刷:使用快乾墨或挥发性墨和橡胶或塑胶版的凸版印刷法。它广泛的应用于包装工业。
    是一种不成膜,自交联乳液,用于水性胶版,凹版油墨以及上光油。
    网纹轴:专为胶版印刷机而特别设计的墨槽轴,它量度及控制油墨传送到印版的份量。
    胶版誊写机一种机器,使用外裹甘油的胶制剂对打印或手写的材料进行复制。
    考察了胶版纸、油墨的性能对印刷光泽度的影响。
    这个工厂生产高质量的双层胶版吸墨纸。
    将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光泽度变化制作出曲线,详细分析了上述因素对胶版纸印刷光泽度的影响关系。
    进行了酶与超声波协同作用对彩色胶版印刷新闻纸脱墨的研究。
    该印辊将墨汁摊匀后转移到下一个印辊上,在透明胶带的胶面上对所需的图像进行胶版印刷。
    胶版、凹版、凸版、丝印印刷油墨及客户所需配制的专色墨。
    本文介绍了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在胶版印刷纸和牛皮箱纸板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用进行表面施胶能较大程度地提高纸的抗水性能,并可减少浆内施胶剂的用量。
    介绍了改性聚乙烯亚胺作为定着剂在抄造轻型胶版纸中的应用。
    制卡和会员卡制作亏版实地,凡是环境下都是用胶版快干平亮油不朱。
    其结果是不透明和图像质量都优于什么直接胶版印刷可以生产。
    品红油墨在胶版纸内的加压渗透深度要明显大于自由渗透深度。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UQY
    五行:
    仓颉: BYCK
    四角: 702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茅平聲開口二等ghrau/heauɣau
    bǎn [ban]
    部首: 423
    笔画: 8
    五笔: THGC
    五行:
    吉凶:
    仓颉: LLHE
    四角: 220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片,反声。“片”( piàn),意思是破开的木片或草片。从“片”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本义:筑墙的夹板)

    (2) 同本义

    版,判也。——《说文》。按,判木也。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五板(版)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

    缩版以载。——《诗·大雅·绵》

    (3) 又指版筑的土墙

    朝济而夕设版焉。——《左传·僖公三十年》

    (4) 又如:版筑

    (5) 供建筑或其他使用的木板。后作“板” 。如:版障(木板制的屏风);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6) 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

    修业不息版。——《管子·宙合》。注:“牍也。”

    送版使王书之。——《世说新语》

    (7) 又如:版牍(古代书写用的薄木片)

    (8) 名册;户籍

    听闾里以版图。——《周礼·小宰》。注:户籍也。”

    掌群臣之版。——《周礼司士》。注:“名籍也。”

    嗟哉生计一如此,廖入王民版籍论。——梅尧臣《小村》

    (9) 又如:版曹(户部的别称。以掌管版籍得名)

    (10) 国家的图籍

    式负版者。——《论语》。郑注:“谓邦国籍也。”

    凡五部,咸入版籍。——《辽史》

    (11) 朝笏,即手板。古代官吏上朝用的笏

    投版弃官而去。——《后汉书·范滂传》

    (12) 又如:版谒(持名帖进见)

    (13)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 。如:制版;版子(用以印刷书刊的底板)

    (14) 印刷物印行的次数 。如:初版;重版书

    (15) 报纸的一面 。如:头版新闻;社论版;娱乐版

    动词

    (1) 授职;任命

    华版为 秦州刺史。——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版檄(任命官员的文书);版职(以白版形式授予的职务或封号)

    量词

    (1) 古代墙计量单位

    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史记·赵世家》

    (2) 又如:一版长一丈,或八尺,或六尺,高二尺

    英文翻译

    printing blocks; edi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baa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an3 [东莞腔] ban3 [沙头角腔] ban3 [宝安腔] ban3 [海陆丰腔] ban3 [梅县腔] ban3 [陆丰腔] ban3 [客语拼音字汇] ban3 [客英字典] ban3
    ◎ 潮州话:bang2 旧读:ban2 ,boiⁿ2 [揭阳、潮阳]baiⁿ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五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布綰刪開上聲開口二等pranx/peaan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