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胶印
(1) 用胶版印刷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用胶版印刷。印版不直接和纸张接触,先把油墨从印版移印到有弹性的胶布面,再从胶布面转印到纸上。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最后,探讨了胶印制版打样的规范化。
2、由此可见,油墨粘度的控制在胶印过程中至关重要。
3、除无水胶印工艺外,一般平版印刷机都是采用给水和给墨装置,分别对印版表面涂刷润版液和油墨的。
4、大V领亮片针织衫,可爱的图案运用亮片刺绣、钉珠、胶印等多种工艺制作。
5、胶印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它们的性质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印刷质量。
6、从油墨研磨的角度出发,分析油墨研磨过程中压力、水流量、时间因素对研磨出来的油墨质量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胶印印刷品密度的影响。
7、在高速胶印生产中,水斗液的性能不稳定对印刷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8、通过对胶印杂志纸的浮选脱墨研究,用浮选的基础理论解释了所得到的研究结果:药剂制度和操作条件对脱墨效率的影响。
9、平版胶印四色机印品和印机出厂的检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各企业都在摸索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
10、分析研究了基于事例的推理在胶印质量控制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于传统的基于规则的推理。
11、大多数商店与全尺寸的胶印机可能已经通过广泛的喷墨打印机的实行校对。
12、单张纸胶印机套印的准确性是检验机器和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13、胶印的现场需求多种多样。麦修斯提供了多种无铅颜料型墨水可在各种各样的纹理和材料上标识出优异的色彩和可见度。
14、集成电路电源,胶印,双电压比较器。
15、本文作者列举了胶印油墨中使用辅助剂的几个误区,同时重点讲述了各辅助剂的不同作用。
16、用杨木CTMP浆与其它化学浆配抄可以制得良好的新闻纸和胶印书刊纸。
17、一栽按照胶印道理工息的平版制卡和会员卡制息办法。
18、讨论了膜涂LWC纸要达到国际市场刮刀涂布纸相似胶印印刷效果所应达到的光泽度、平滑度水平。
19、胶印橡皮布的压缩性与油墨转移紧密相关。
20、研究结果表明:环氧类丙烯酸酯的含量是影响UV胶印油墨乳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21、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地走访企业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整理设计了一套较完整,适合各类平版胶印使用的测控条组。
22、重点对其在包装、广告、柔印、胶印、丝印等领域的应用做了分析与研究。
23、其余部分的问题,以及一个没有客制化封面的报摊版本,将会用《国家地理》通常使用的凹版印刷和卷筒纸胶印服务。
24、讨论了胶印印刷中水墨量的变化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25、列出了在胶印中推广UV油墨印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办法。
26、阐述了组合印刷的优点。详细介绍了网印与柔印、网印与胶印、网印与数字印刷的组合印刷工艺。
27、本文结合现代胶印的特点,对现代胶印质量控制的方法、实现途径进行学习研究。
28、复写纸、自印复写纸及其他拷贝或转印纸(包括涂布或浸渍的油印蜡纸或胶印版纸),不论是否印制,成卷或成张的。
29、我觉得在这项业务的大感爱好,但我接受的传统胶印机印刷机器,它可以使我们很多人均纯收进超过数码印刷机印刷机器。
胶印的国语词典
胶版印刷的缩称。参见「胶版印刷」条。
胶印的网络释义
胶印
胶印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肴 | 胡茅 | 匣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eau | ɣ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是手爪,右象跪着的人,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本义:官印)
(2) 同本义
印,执政所持信也。——《说文》
玺者,印也。印者,信也。——蔡邕《独断》
印,验也。——《苍颉篇》
玺谓之印。——《小尔雅》。按,古上下通曰玺。秦以来,天子诸侯王称玺,独以玉;列侯至二千石曰章,千石至四百石曰印。
每字为一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密布字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其印自落。
(3) 又如:印务(有关印章管理和收发文书的工作;也指官印和职务);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印佩(官印);印牌(将印或令牌);印囊(古代装印信的口袋);印曹(掌刻印的官)
(4) 泛指图章
凡写诗文,名印当在上,字印当在下,道号又次之…试看宋元诸儒真迹中,用印皆然。—— 明· 徐官《古今印史》
(5) 又如:打印(盖图章);印匣(印章盒);印篆(印章);印合(印盒,模子)
(6) 痕迹,标记
原来宋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唤做“打金印”。——《水浒传》
(7) 又如:手印;印痕;印识(犹印记)
(8) 用尖头工具划的线 。如:活塞在汽缸壁上划的一道印
(9) 姓
动词
(1) 盖章
县啬夫若丞及仓、乡相杂以印之。——《睡虎地秦墓竹简》
(2) 又如:印子债(一种高利贷,即印子钱);印结(清制外省人在京考试或捐官,皆须在京的同乡京官为具保结,上盖六部印,这文书叫“结”。盖印的“结”叫“印结”);印马(验收马匹时诸监按马之优劣,在不同部位加不同印记);印子铺(房)(放印子钱的处所);印封(盖印的封泥);印署(盖印签押)
(3) 印刷
板印书籍。——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若止印二三本。
若印数十本。
此印者才毕。
(4) 又如:印板(指用木或金属雕成的印刷底板);印板儿(刻着字的板。喻印象深刻);印造(印刷制作)
(5) 印证 。证明与事实相符
虽时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证印:印证)。——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印正(证明;验证)
(7) 铭刻 。如:深深印在脑子里
(8) 直接将 印在 上 。如:印有两分的邮票
(9) 使物上留下痕迹
脚上印着黄泥。——郭沫若《女神》
(10) 又如:印合(模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in5 [海陆丰腔] rin5 rang5 [客英字典] jin5 [陆丰腔] jin5 [客语拼音字汇] yin4 [宝安腔] jin5 [沙头角腔] jin5 [东莞腔] jin5 [台湾四县腔] jin5 jang5
◎ 潮州话:ing3 「揭阳」ê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印 | 於刃 | 影 | 眞A | 去聲 | 震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qjinh/inn | ʔĭĕ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