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剂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中成药剂型之一。将可供药用的动物的皮、骨、甲、角用水熬取胶质,浓缩后制成块状,供内服用。如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本文论述了石油树脂施胶剂的研制原理、方法及在施胶工艺中的应用。
2、在造纸方面,壳聚糖可用做纸张增强剂、施胶剂、助留助滤剂、表面改性剂和造纸废液的絮凝剂。
3、石蜡乳液是一类重要的中性施胶剂,但一直存在难乳化、乳液稳定性差、单独进行中性施胶时效果差等问题。
4、叙述了一种具有柔软作用的阳离子双酰胺类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讨论了多种因素对施胶度及柔软性的影响。
5、本文介绍了反应型阳离子松香施胶剂的制备并对其施胶机理进行了探讨。
6、本文介绍了膏状强化施胶剂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7、另外阳离子微粒聚合物也是一种良好的施胶剂,研究结果表明施胶效果与聚合物添加量、电荷密度和微粒尺寸有关。
8、本文就当前国际上对造纸工业浆内施胶剂的研发应用和发展趋势作综合性的评述。
9、胶粒大小与组成、表面活性剂种类和胶体保护层类型等是影响中性松香造纸施胶剂稳定的主要因素。
10、讨论了松香酯在中性施胶剂中施胶剂结构与施胶性能的关系。
11、以改性的石油树脂为原料,采用常压转相乳化法制备了石油树脂施胶剂。
12、本文主要介绍了以动、植物油为原料生产造纸施胶剂的制造和在废纸再生浆施胶的生产实践。
13、本文介绍了各类浆内施胶剂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4、本文初步探讨了用环氧氯丙烷、吡啶及三乙胺改性松香合成的自身阳离子型松香施胶剂的施胶性能。
15、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合成表面施胶剂的研究和发展。
16、按松香施胶剂的发展历程简要综述了其制备方法和工艺,着重于分散松香胶的研发状况。
17、针对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出一种不需破胶剂、低残渣、低伤害、可循环再利用的新型低分子压裂液。
18、本文报道低温破胶剂JPC的实验研究结果。
19、采用了延迟交联、胶囊破胶剂、压裂诊断和伴注液氮等压裂技术。
20、对造纸中碱性抄纸用的施胶剂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21、介绍了造纸浆内施胶剂的种类和特点。
22、用作粘着剂及悬浮剂、稳定剂、成胶剂。
23、介绍了目前出现的松香类施胶剂的各种主要分散技术。
24、但是如果制作胶囊破胶剂的囊壳材料不好,胶囊破胶剂释放速率过快则会使压裂液提前破胶,导致施工失败。
25、本研究制备了多种烃基松香酯松香施胶剂及松香甘油酯松香施胶剂,并对其在中、碱性造纸施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26、通过口胶剂感官指标和释放指标进行处方筛选优化,探索了黄芩苷从口胶剂中释放的规律以及释放动力学。
27、FPC贴装过程就是通过胶剂黏合或焊接等方法,将元器件固定到FPC上的过程。
28、应用实验表明苯乙烯-马来酸酐半酯的铵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表面施胶剂。
29、本文就一种阳离子液体松香施胶剂在废纸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初步试验。
30、氧化淀粉用作纸张的表面施胶剂可提高纸的表面强度。
胶剂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肴 | 胡茅 | 匣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ghrau/heau | ɣa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z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