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溶液

jiāo tǐ róng yè [jiao ti rong ye]
注音 ㄐ一ㄠ ㄊ一ˇ ㄖㄨㄥˊ 一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胶体溶液是指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药物或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溶媒中所形成的溶液。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见〖溶胶〗。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在胶体溶液中的亚微观集合体。
2、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
3、硅溶胶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微粒分散于水中的胶体溶液,由硅溶胶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出发,讨论总结了硅溶胶的制备方法。
4、通过在煤焦油沥青中添加石油沥青获得沥青甲苯胶体溶液,然后与聚乙烯醇(PVA)的甘油溶液乳化,制备了煤沥青基炭微球。
5、结论肾移植开放肾血流前,适当的预先补充以胶体溶液为主的容量负荷,能保证围术期BP和CVP的维持与稳定。
6、在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水胶体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利用蛋白质盐析的原理粗分离蛋白质是常用的生物分离技术。
7、结论高渗盐复合胶体溶液在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对回肠黏膜的形态学损伤较小,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肠黏膜物理屏障。
8、方法开放移植肾血流前以患者BP和CVP为标准,预充以胶体溶液为主的容量负荷。
9、结果在小鼠体内,丝裂霉素C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丝裂霉素C;
10、目的制备硫酸阿托品眼用胶体溶液。
11、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易溶于水而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12、硅溶胶是二氧化硅的微粒分散于水中的胶体溶液。
13、本文报道利用二氧化硅微粒胶体溶液在玻璃和KDP晶体基质上制备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14、纳米磁流体是一种由纳米级的强磁性颗粒通过表面活性剂高度均匀分散于某种载液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溶液。
15、小麦粉的胶体溶液的表观粘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为假塑性流体;
16、分散性好的胶体钯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变宽,经过活化可以进行直接电镀。
17、常温下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
18、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对光、热、碱性体系中稳定。
19、实验验证药酒为一胶体大分子溶液,在调至等电点后加入絮凝剂使胶体凝聚而沉下来,以提高药酒的澄清度。
20、利用圆二色谱表征了该化合物在溶液和胶体中的自组装行为。
21、这种胶体不容易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并且在加入溶剂使它沉淀以后很容易地分散。
22、将水溶液中的金胶体通过离心的方法转移到乙醇溶液中,发现金胶体微粒自发集聚成链状的金纳米微粒一维结构。
23、研究了毛细管内蒸发诱导的溶液微流驱动的自组装胶体晶体。
24、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转移到土壤胶体表面,为土壤胶体所吸附。
25、着色溶液中出现的沉积物是带有负电的胶体,可加入高价正离子使之聚沉。
26、形变悬浮胶体聚合物是一种高弹性胶体颗粒,具有溶涨速度快、吸水性强、分散均匀、溶液无色透明的特点。
27、胶体是一种均匀混合物,其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都普遍存在。
28、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采用胶体分散法新工艺制备得到聚合硫酸铁(PFS),然后在PFS溶液中加入磷酸钠得到聚磷硫酸铁(PFPS)。
29、石油溶液是以沥青质为胶束中心,胶质为溶剂化层,瓦斯油分为分散介质的胶体分散体系。
30、不加PVME的明胶溶液在形成凝胶后,其凝胶的衰减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小,说明明胶胶体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微观结构是稳定的。

胶体溶液造句

有机分子和无机分子在胶体溶液中的亚微观集合体。
二氧化硅溶胶是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
硅溶胶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微粒分散于水中的胶体溶液,由硅溶胶的特殊性质和特点出发,讨论总结了硅溶胶的制备方法。
在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水胶体溶液中加入无机盐,利用蛋白质盐析的原理粗分离蛋白质是常用的生物分离技术。
结论高渗盐复合胶体溶液在控制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对回肠黏膜的形态学损伤较小,能相对较好地保护肠黏膜物理屏障。
目的制备硫酸阿托品眼用胶体溶液。
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或颗粒,易溶于水而成胶体溶液,不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硅溶胶是二氧化硅的微粒分散于水中的胶体溶液。
纳米磁流体是一种由纳米级的强磁性颗粒通过表面活性剂高度均匀分散于某种载液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溶液。
小麦粉的胶体溶液的表观粘度与浓度呈正相关,为假塑性流体;
分散性好的胶体钯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变宽,经过活化可以进行直接电镀。
常温下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
溶于水形成胶体状溶液,对光、热、碱性体系中稳定。
实验验证药酒为一胶体大分子溶液,在调至等电点后加入絮凝剂使胶体凝聚而沉下来,以提高药酒的澄清度。
利用圆二色谱表征了该化合物在溶液和胶体中的自组装行为。
这种胶体不容易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并且在加入溶剂使它沉淀以后很容易地分散。
将水溶液中的金胶体通过离心的方法转移到乙醇溶液中,发现金胶体微粒自发集聚成链状的金纳米微粒一维结构。
研究了毛细管内蒸发诱导的溶液微流驱动的自组装胶体晶体。
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转移到土壤胶体表面,为土壤胶体所吸附。
着色溶液中出现的沉积物是带有负电的胶体,可加入高价正离子使之聚沉。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UQY
五行:
仓颉: BYCK
四角: 702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 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2)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3)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4)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如:胶序(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用为学校的通称);胶庠(古代学校名,其中胶为周时大学名,庠为周时小学名,庠为商学名)

(5)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如:胶胶;胶胶角角;胶胶膊膊

(6) 橡胶

(7) 酸性橡胶,天然橡胶。如:乳胶

(8) 合成橡胶,人造橡胶。如:胶轮

(9) 在某些方面类似树胶的物质 。如:香口胶

(10) 特指制成胶制的药物 。如:驴皮胶(阿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11) 姓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是鱼盐贩子。西伯(文王)发现了他,举荐给商纣王。)——《孟子·告子下》

形容词

(1) 牢固

德音孔胶。——《诗·小雅·隰桑》

(2) 又如:胶固(牢固)

(3) 诡辩的

胶,诈也。——《方言三》

胶,欺也。——《广雅》

牵胶而喻侈。——左思《魏都赋》

(4) 又如:胶言(诡辩不合法度的言论)

(5) 固执 。如:胶固(固执);胶执(固执己见);胶滞(拘泥);胶让(坚辞)

(6) 纠缠纷扰的样子 。如:胶加(乖戾,纠缠);胶扰(胶胶扰扰。纷乱;纠结);胶葛(交错的样子)

动词

(1) 用胶粘牢;粘住;使不能移动 。如:胶续(用胶粘接断弦。后转指续娶);胶附(胶合。比喻志趣相投);胶致(解送犯人时,槛车四周以木版密封,不能开启,以防脱逃)

(2) 船搁浅 。如:胶浅(搁浅);胶溺(搁浅沉溺)

英文翻译

glue, gum, resin, rubber; sound; shin bon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潮州话:g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茅平聲開口二等ghrau/heauɣau
tǐ,tī [t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M
四角: 25230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6 tai2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本上聲合口一等bʰuənbuonx/buoon
róng [rong]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PWK
五行:
吉凶:
仓颉: EJCR
四角: 3316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容声。本义:水盛大的样子)

(2) 同本义

溶,水盛也。——《说文》

体溶溶而东回。——《楚辞·逢纷》。注:“波貌。”

(3) 又如:溶溢(水盛大的样子);溶溶荡荡(水波浮动的样子);溶溶澹澹(水波盛大起伏的样子);溶漾(水波荡漾的样子);溶瀛(水势浩大的样子)

(4) 广大;盛大

氛旄溶以天旋兮。——《后汉书·张衡传》

(5) 安闲;闲暇 。如:溶油(安闲舒缓);溶与(迟缓不进貌)

动词

(1) 物质在水或其他液体中转化为溶液 。如:溶化;雪溶了,冰化了;樟脑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

(2) 融化 。如:溶洽(融合);溶消(融化);溶结(融合);溶合(两种以上的事物融汇在一起);溶和(犹溶合)

(3) 摇动,晃动 。如:溶溶曳曳(晃动貌)

名词

通“容”。容颜,容貌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韩非子》

英文翻译

to melt, dissolve; overflowing with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宝安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客英字典] jung2
◎ 潮州话:iong5 iên5/ion5 (îong îe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yung/jvngjĭwoŋ
[ye]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YW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OK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夜声。本义:汁,流质)

(2) 同本义

液,汁也。——《字林》

人有精气津液。——《素问·调经论》。注:“精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鼻出清液。——《素问·腹中论》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唐· 李白《古风》

(3) 又如:泪液(眼内泪腺分泌的无色透明液体);胃液;津液;唾液;溶液

(4) 在动物或植物体内的非固态物质 。如:体液;脑脊液;细胞内液

动词

(1) 冰冻融解;溶化

渔兮其若冰之液者,不改积藏。——《文子》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齐民要术》

(2) 又如:液液(融解的样子;津润的样子);液蹣(脂液流出)

(3) 浸渍

凡为弓,冬析干而春液角。——《周礼》

(4) 润

滋液渗漉,何生不育。——汉· 司马相如《封禅文》

(5) 渗漏

木器液,金器腥,圣人饮于土,食于土,故埏埴以为器。——《尉缭子》

英文翻译

sap, juice, liquid, fluid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ji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t8 [客语拼音字汇] ye2 yid6 [宝安腔] jit8 [客英字典] jit8 [台湾四县腔] jit8 [东莞腔] jit8 [梅县腔] ye.2 ji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羊益昔開入聲開口三等jekj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