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脡

jìng tǐng [ jing ting]
繁体 脛脡
注音 ㄐ一ㄥˋ ㄊ一ㄥˇ

词语释义

1.指腿。

词语解释

  1. 指腿。

    宋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下:“犬衔脛脡筋犹软,鸦啄骷髏血未乾。”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贺启草诏》:“两条脛脡,马赶不前;一部髭鬚,蛇钻不入。”

引证解释

⒈ 指腿。

宋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犬衔脛脡筋犹软,鸦啄骷髏血未乾。”
清褚人穫《坚瓠九集·贺启草诏》:“两条脛脡,马赶不前;一部髭鬚,蛇钻不入。”

汉字详情

jìng [jing]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CAG
五行:
仓颉: BNOM
四角: 7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巠声。本义:小腿)

(2) 同本义

胫,胻也。——《说文》

以杖叩其胫。——《论语》。皇疏:“脚胫也。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有赤胫之民。——《山海经·海内经》

闻苦脚胫寒泄。——《汉书·赵充国传》

析才士之胫。——《淮南子·俶真》

(3) 又如:胫无毛(形容奔走辛劳之甚);胫大于股(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胫衣(套裤)

(4) 泛指人或禽兽的腿

方首,长胫,意似良。(胫,人的小腿,也指禽兽昆虫的腿,这里指蟋蟀的腿。)——《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胫毛(谓物之细微者。犹言一丝一毫,多指个人得失)

(6) 小腿骨,脊椎动物膝盖以下的前方骨头

英文翻译

shinbone; calf of leg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5

宋本广韵

tǐng [ting]
部首: 444
笔画: 10
五笔: ETFP
仓颉: BNKG
四角: 722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条状的干肉

与四脡脯。——《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下》

脯四脡。——《仪礼·士虞礼记》

(2) 又如:脡脊(牲体脊骨的中间部分);脡祭(古称供祭祀用的鲜鱼)

形容词

(1) 直的 。

(2) 如:脡脡然(挺直貌)

英文翻译

strips of dried meat, jerky; stiff and stra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ti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n3 [客英字典] tin3 [海陆丰腔] tin3 [梅县腔] tin3 [客语拼音字汇] ti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鼎青開上聲開口四等tʰieŋthengx/the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