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背鰭
注音
ㄅㄟˋ ㄑ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鱼类背部的鳍。也叫脊鳍。
词语解释
鱼类背部的鳍。也叫脊鳍。
引证解释
⒈ 鱼类背部的鳍。也叫脊鳍。
背鳍的国语词典
鱼类背部中央的鳍。
背鳍的网络释义
背鳍
背鳍造句
杯椎鱼龙没有背鳍,尾部像鳗鱼一样扁长。
最大的鲨鱼科;世界各地都有,尤其是在热带水域;背鳍无刺;包含鼬鲨和油翅鲨的真鲨科。
苏苏很喜欢这两条憨头憨脑的幼鲸,潜下水去,扯住一条幼鲸的背鳍,趴在它身上玩闹。
背鳍、脂鳍和尾鳍稍带浅黄色,胸鳍、腹鳍和臀鳍灰白色。
据说,它的背鳍非常锋利,常能钩破鱼网,那么人被刺一下,痛疼是可想而知。
印度洋的海豚在三角形的背鳍后长有隆肉,但太平洋一带的海豚的隆肉则不太明显,甚至完全没有隆肉。
雄性小鳍镖鲈沿背鳍顶部生有膨大的明黄色小疙瘩,估计这是模仿卵的样子来诱导雌性产卵。
躯干一般全黑或灰色,每逢繁殖季节雄鱼体色便会转为深黑色,背鳍、臀鳍和尾鳍边缘泛蓝白色。
鲈鱼:塌鼻子、食肉性淡水硬骨鱼类,椭圆形的身体、多刺的背鳍;肉质美味。
鲨鱼的背鳍像刀一样划破水面。
巨大、下伸展的尾鳍,完美的背鳍及对称的臀鳍,半月斗鱼绝对是斗鱼型态上的一大成就。
背鳍和臀鳍修长,伸延至圆浑的尾鳍位置,胸鳍有一对尖锐的锯齿状硬棘。
有一些戏谑玩家说,因为觉得她背鳍上有一处好像烟熏的小黑洞,所以另取了浑名。
对于槌头双髻鲨、白色背鳍鲨和蝠鲼来说,这里确实成为了它们的避难所。
靠近尾巴处的第二条背鳍要小得多。
这不是不寻常的看到一个变色的背鳍驰驱,过去你而铸造的膝盖深的水。
属于蝰鱼科的各种小深海鱼之一,有毒牙样的牙齿,背鳍上有一条长且重要的背鳍骨,两侧有发光器官。
这种鱼尾部呈鞭形,生有一根或数根带倒钩的又大又尖的有毒背鳍。
在成千上百的孔雀鱼品种中,雄鱼最著名的特色就是它们华丽的背鳍和尾鳍。
体长只有数寸,侧扁,银白色,腹面有肉棱,背鳍有硬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英文翻译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bu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佩 | 蒲昧 | 並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h/buoy | bʰuɒ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