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斜
词语释义
岩层褶皱向上隆起的部分。特点是中间部分的岩层较老,而两侧部分的岩层较新。背斜是宜于储藏石油的构造。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地质学上通常指褶皱向上隆起的部分。其特点是中间部分的岩层较老,而两侧部分岩层较新。背斜是宜于储藏石油的构造。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预测陆南斜坡带、西北缘斜坡带、阜东斜坡带及玛湖背斜、达巴松凸起等坳中隆起带和盆地南缘为形成大油气田的有利区带。
2、然而,除了上述两种褶皱外,我们还必须提到另外一种,这种褶皱不易归类为背斜或向斜,而被称为单斜褶皱。
3、采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查明瞭玛纳斯地震区玛纳斯背斜的浅部地壳结构特徵。
4、文章研究了背斜圈闭构造控制玉龙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的形成和矿体的分布。
5、卡拉沙依构造由断背斜向断鼻形态发育而使古油气藏遭受严重破坏。
6、圈闭数量较多,类型主要有披覆背斜、断层圈闭和深水扇体等。
7、有许多术语用来描述圈闭的各种参数,下面罗列了这些术语的定义,并以最简单的圈闭类型—背斜圈闭为例解释了这些术语。
8、因此,莫索湾凸起深层石炭—三叠系背斜圈闭,特别是石炭系特大型背斜圈闭具有十分重要的勘探价值。
9、油藏类型主要有背斜、断鼻、断块和岩性油藏;
10、背斜和向斜、褶皱的几何要素、褶皱的描述和褶皱的野外描述。
11、高陡背斜的地震高点在地震剖面上普遍存在着偏离畸变现象。
12、它们均可发育和形成非背斜圈闭油气藏,对这一类油气藏进行研究将为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提供广阔的前景。
13、走马岭隧道通过方斗山背斜可溶岩地区,岩溶发育强烈。
14、背斜与向斜典型地成对产出。
15、在江油凹陷和新安凹陷的影响下,中坝气田的高渗透带(即裂缝高密度带)分布在背斜的东南翼和抠纽线左右。
16、龙井运动对西湖凹陷油气藏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背斜构造带仍然是西湖凹陷今后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
17、寻找非背斜圈闭油气藏在于地震运动学与动力学信息的充分应用,在于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和各种新技术的广泛采用。
18、沿顶部滑脱带的两边相对出露的东倾和西倾地层并排延伸便形成了一个长达数百千米、被称之为“前缘褶皱”或“三角带”的伪背斜。
19、昭觉、布拖断凹和凉山断穹虽然出露地层较老,但其深部、背斜翼部及向斜部位仍是有希望的地区。
20、丘里塔格背斜带是库车再生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前锋构造带。
21、在背斜向东侧伏部位仍存在着向东侧伏延伸的铅锌矿体;
22、建立了上覆变速层的背斜构造模型,并对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和偏移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23、东辛油田是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复式含油气聚集带的一部分,是一个多油源汇集的地区,油源关系复杂。
24、为了岩溶水的合理利用,根据物探及水源井资料,对蜀山背斜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
25、栗园背斜特殊的石油地质特点,给油气显示层解释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26、长坡倒转背斜控制长坡-钢坑矿床的产出,层间剪切破碎带和逆掩断层控制着矿体的空闻位置。
27、本文以天府背斜的地质构造特征为基础,提出了高角度仰冲断层的变形几何学问题。
28、由于受区域构造长期作用的影响,在北天山山前地区逐步发育形成了多排褶皱背斜及活动断裂,且运动方式具有独特性。
29、局限的热液岩溶和裸露的背斜轴部之下地表岩溶的混合带,对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孔隙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30、渗入淋滤水分布于背斜露头区和浅部地区,受静水压力驱动控制。
背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佩 | 蒲昧 | 並 | 灰 | 去聲 | 隊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buaih/buoy | bʰuɒ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 舀出
斜,抒也。——《说文》
(3) 又如:斜酒(舀酒)
(4)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5)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 不正,歪斜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烟斜雾横。——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3)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4) 同“邪”。不专诚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名词
巷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2 cia2 [陆丰腔] cia3 [梅县腔] sia2 cia5 [宝安腔] sia2 cia2 [客语拼音字汇] jia2 qia2 xia2 [海陆丰腔] sia2 cia2 cia5 z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cia2 cia5 zia2 [东莞腔] cia5 [沙头角腔] si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邪 | 以遮 | 以 | 麻三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ja | jĭ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