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手

bèi shǒu [ bei shou]
注音 ㄅㄟˋ ㄕㄡˇ

词语释义

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词语解释

  1. 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刘坚 《“强盗”的女儿》:“到了前院, 杨团总 躬腰背手,撅着灰胡子在大门后转来转去,像无头的苍蝇。”

引证解释

⒈ 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刘坚《“强盗”的女儿》:“到了前院, 杨团总躬腰背手,撅着灰胡子在大门后转来转去,像无头的苍蝇。”

背手的网络释义

背手

  • 背手:背着手,把手放背后,又称被绑着手。
  • 背手造句

    惟刘朝芒移身门旁,倒背手叉腿而立,俨然把门将军。
    张洪亮松了一口气,挂了电话,猛然站起来倒背手走了几步,拧眉问小王“刚才你们没动手吧?”。
    胡长老倒背手踱了两步,见桌子上的乾坤袋,想起昨日两个熟悉的气息,心中稍微一思索,计上心头。
    林勿施帮日本人办事,迟早会得罪八路军。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塑造了少年侠士勇猛善战的形象;“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将射手百步穿杨的绝技展现得淋漓尽致。
    阿发平生第一次尝到了屁股脊背手杆脚杆被暴打后火烧火燎的滋味。
    也包括一些倒背手在人群中优哉游哉的闲人,此时看看这里,彼时瞧瞧那里,就是没人注意这个缺爹少娘的孩子,此时是渴了,还是饿了,它日是死了,是活着。
    这是军容风纪;还有“三相”。
    老人倒背手,面带笑容道你亦是个多情之人,这分感情刻骨铭心,看来除了忘情之水是无法消忘掉。
    后勤处的主任殷勤的站在刘汉东旁边,拿着小本子记录着,刘汉东倒背手说“办公桌椅买板材的就可以,找木匠打个书架,沙发撤掉,放一台跑步机,那边再挂一个沙袋。
    十指连心,手背手心都是肉,你们哪个不是娘的心头肉啊!
    熊渝点头,一步门前,接下来人们还以为咣当一声一脚下去破门而入呢,那知,提了满腔热情一口气等来的却是熊渝背手叩门。
    女孩倒背手,稍微垫垫脚,铅笔裤之下的美腿瞬间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老鬼,驼背弯腰,罗圈腿儿,小脚似羊蹄儿,倒背手中握一杆锅儿有茶杯大小的烟袋。
    血宗门下一中年男子向着大殿内屏风后的背手青年男子问道。
    那男人背手而立,昂首望天,赤天只能看到他的下巴;那女孩近看则更显娇媚,现在却是一脸怒色,盯着赤天。
    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
    他只好回转身,倒背手在屋里绕了一圈,心里却憋闷得难受。

    汉字详情

    bèi,bēi [bei]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UXEF
    姓名学:
    仓颉: LPB
    四角: 1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英文翻译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bu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uaih/buoybʰuɒi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