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地

bèi dì [ bei di]
注音 ㄅㄟˋ ㄉ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不当面;私下。

词语解释

  1. 不当面;私下。

    宋 周邦彦 《归去难·期约》词:“佳约人未知,背地伊先变。” 元 曾瑞 《留鞋记》第四折:“你的女儿背地通书约人私合,本等该问罪的。” 明 朱国祯 《高攀龙墓志铭》:“先辈尝背地用一阵苦工夫,故得成就。” 刘大白 《田主来》诗:“贼是暗地偷,狗是背地咬,都是乘人不见到。” 曹禺 《雷雨》第一幕:“妈,您为什么这样, 四凤 是个好女孩子,她背地总是很佩服您,敬重您的。”

引证解释

⒈ 不当面;私下。

宋周邦彦《归去难·期约》词:“佳约人未知,背地伊先变。”
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你的女儿背地通书约人私合,本等该问罪的。”
明朱国祯《高攀龙墓志铭》:“先辈尝背地用一阵苦工夫,故得成就。”
刘大白《田主来》诗:“贼是暗地偷,狗是背地咬,都是乘人不见到。”
曹禺《雷雨》第一幕:“妈,您为什么这样, 四凤是个好女孩子,她背地总是很佩服您,敬重您的。”

背地的国语词典

暗中、私下。

背地的网络释义

背地

  • 背地,不当面;私下。
  • 背地的翻译

    英语: secretly, in private, behind someone's back
    法语: secrètement, en privé, dans le dos de qqn

    背地造句

    我们不要背地里说他人的坏话。
    这些财主,自以为了不起,摆出一副高视阔步的样子,背地里却被人唾骂。
    我特别讨厌背地里议论别人。
    此人两面三刀,八面小巧,当面一套背地又是一套,面对权利位置像狗一样抬头弯腰,看待弱者又判若两人,终日活在自己设计的一个又一个骗局里。
    你们背地里谈论人家什么事,惹得人家鼓嘟着嘴。
    有话说在明处,不能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小明都被大家背地里称作逐臭之夫,因为他总是和最丑的人在一起,而我却觉得他其实蛮有爱心。
    表面上看来,他是个温柔敦厚的好人,背地里其实是个欺世盗名的偽君子。
    他们口口声声地说要支持我,可实际上却在背地里搞鬼。
    吃了这么大的亏,却还蒙在鼓里,不知是谁在背地里捣的鬼,真是暗箭难防啊!
    听说有人背地里告你的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可得格外当心。
    背地里议论人是不道德的。
    你不必汗流浃背地锻炼来使自己放松。
    后来想想也没什么,我不也是吗,在人前扮演一个好的自己,背地里做真实的我。
    任何的限度,都是从自己的心坎开端的。每一奋发尽力的背地,必有加倍的弥补。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背地里一套明着一套,欺软怕硬,弱者存在的俯首帖耳。
    表面上看来,他是个温柔敦厚的好人,背地里其实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微笑里兵不血刃的较量,见面时握手问候,背地里使绊子让你栽跟头,还让你哭笑不得连冤都喊不出来;……百合溪流动的波涛正演绎着一支不和谐的变奏曲……
    拍罢三国拍水浒,琼瑶力推新还珠。节目到底怎么样,观众背地暗叫苦。新版剧情太可怕,主角表现更离谱。编导立意挺不错,只是观众不好唬。坚决打击以伤害观众回忆和品位的盗版影视行。
    战争期间,承受着生与死煎熬的战士,往往喜欢在背地里说一些悄悄话,肆无忌弹的嘲讽将领和其他的一切,用以舒解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汉字详情

    bèi,bēi [bei]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UXEF
    姓名学:
    仓颉: LPB
    四角: 12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人用脊背驮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英文翻译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方言集汇

    ◎ 粤语:bui3 bu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oi5 poi5 (ba2) [陆丰腔] boi5 [沙头角腔] boi5 poi5 [宝安腔] boi5 | poi3 [海陆丰腔] boi5 poi6 (ba2) [客英字典] boi5 poi5 [梅县腔] poe.3 poe.5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a2 boi4 poi4 [东莞腔] boi5 po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昧去聲合口一等buaih/buoybʰuɒi
    dì,de [di,de]
    部首: 334
    笔画: 6
    五笔: FB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GPD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如:他认真地学习;天气渐渐地冷了;有计划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动态,相当于“着”。常附在立、卧、坐等不及物动词的后头

    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舜子变文》

    (2) 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相看月未坠,白地断肝肠。——唐· 杜甫《越女词》

    (3)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 同本义,与“天”相对

    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为地。——《尔雅·释地》

    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解》

    (3) 如:落地;天地;地角(地的末端。多比喻极僻远的地方);地宫(帝王墓地放置棺材的地下建筑);地府(阴间);地脉(风水);地遁(隐入地下;入土而逃)

    (4) 地面;陆地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乐府诗集·木兰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5) 又如:地文(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藏(地下深处);地市(地下的市镇);地平(地面平坦)

    (6) 土地;田地

    殚其地之出。——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湿地;好地;下地干活儿;地头(地上,与天上相对;方面);地灵(土地山川的灵秀之气)

    (8) 领土,属地;地区 。

    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战国策·魏策》

    (9) 又如:各地;内地;本地;割地(割让领土);

    (10) 地方;场所

    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英雄无用武之地。——《资治通鉴》

    (11) 又如:各地文化站;产地(物品出产的地方);坟地;原地;地著(久居其地不迁移的人);地棍(地方上的流氓无赖)

    (12) 地位 。如:地业(地位与事业);地望(地位和声望);地寒(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13) 心意活动的领域 。如:心地;见地;识地

    (14) 路程;面积

    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红楼梦》

    (15) 又如:十里地

    (16) 居住地 。如:地址;地邻(邻居;邻里)

    (17) 花纹图案或文字的衬托面;底子 。如:地子(衬底;花纹的衬托面)

    (18) 地区,中国省、自治区以下,县以上设置的行政区域 。如:省地县三级

    (19) 地主的简称 。如:地富(地主与富农)

    (20) 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21) 另见 de

    英文翻译

    earth; soil, ground; reg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ei6 deng6
    ◎ 客家话:[梅县腔] ti5 [台湾四县腔] ti5 [客英字典] ti5 [东莞腔] ti3 [客语拼音字汇] ti4 [宝安腔] ti3 [沙头角腔] ti5 [陆丰腔] ti5 [海陆丰腔] ti6
    ◎ 潮州话:di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四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diih/dihd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