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膂
注音
ㄍㄨㄥ ㄌㄩˇ
词语释义
喻指辅佐﹐辅弼。
词语解释
喻指辅佐,辅弼。
《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 肃宗 稍稍任以肱膂事,更名 护国 ,又改今名。” 清 龚自珍 《最录南唐五百字》:“歼殄谤讟,勰辑肱膂。”
引证解释
⒈ 喻指辅佐,辅弼。
引《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肃宗稍稍任以肱膂事,更名护国,又改今名。”
清龚自珍《最录南唐五百字》:“歼殄谤讟,勰辑肱膂。”
肱膂的网络释义
肱膂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厷(
)声。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2) 同本义 后多引伸泛指洛膊
肘臂节也。——《说文》。段注:“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膝。《深衣》支‘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匑也。”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诗·小雅·元差别》。朱熹集注:“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
曲肱而枕之。——《论语》
(3) 比喻帝王的卿佐
洸洸司徒公,天子股与肱。——唐· 韩愈诗
股肱之臣
英文翻译
fore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客英字典] kwen1 kwen3 [海陆丰腔] kwen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客英字典] kwen1 kwen3 [海陆丰腔] kwen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肱 | 古弘 | 見 | 登合 | 平聲 | 蒸 | 合口一等 | 曾 | 登 | kuəŋ | ku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