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动脉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位于上臂内侧,是腋动脉的直接延续,下行至肘窝即分为桡动脉、尺动脉。一般在肱动脉远侧段测量血压。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肱动脉走行从肩部到肘部。
2、研究者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颈动脉和主动脉壁厚度以及肱动脉血流调控舒张功能。
3、并肱动脉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的原理、方法、可行性、重复性和优越性作了综述。
4、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价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
5、方法:采用交区克氏针固定骨折,应用机械扩张、血管探查、修补、吻合等措施修复肱动脉。
6、左尺动脉来自肱动脉的高度,在左边下角的左肩胛骨,并通过内侧的肱动脉和正中神经。
7、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阶段肱动脉弹性功能的特点。
8、通过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状态,去压30秒、60秒的内径变化(FMD)。
9、方法:在空腹状态下,使用B型超声对272例藏族男性和580例汉族男性进行肱动脉舒张功能检测。
10、超声分别以肱动脉段收缩期峰值流速值(PSV)、收缩期加速度值(AC)、肱动脉段流速曲线形态异常为标准预测上肢动脉近端病变。
11、目的了解不同卧位对肱动脉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12、结论生理状态下,高血压患者肱动脉收缩压不能代表主动脉收缩压;
13、目的:冠状动脉循环或肱动脉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已经被发现与心血管事件的高发生率有关。
14、FMD和肱动脉直径对老年人群心血管事件可能有类似预测价值。
15、以平卧位右上肢肱动脉无创血压为标准,术前和术后2周、3个月进行观察。
16、方法通过超声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参数来评价内皮功能。
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后冠心病组各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DD基因型改善最为明显。
18、分别测量并计算BMI、腰臀比值,并应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
19、方法:ABS溶液经肱动脉和动脉灌注的血管铸型用扫描电镜方法进行了观察。
20、这些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局限是肱动脉导管使用的最大数目是30。
21、肱动脉血流调控舒张功能(FMD)是上臂血管功能的一个测量指标,会随着研究对象二手烟暴露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22、高血压组在接受培垛普利治疗12周后复测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
23、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和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
24、目的研究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
25、结论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到损伤。
26、观察用药6个月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
27、研究对象接受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检测和前臂皮下活检。
28、目的探讨小儿肱动脉与足背动脉血压值的差异性及其内在规律。
29、开放性脱位多有作用于肘部的直接暴力存在,肱动脉在肘部位置表浅,易于受损。
30、结果超重或肥胖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的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肱动脉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厷(
)声。本义:上臂,手臂由肘到肩的部分)(2) 同本义 后多引伸泛指洛膊
肘臂节也。——《说文》。段注:“厷与臂之节曰肘,股与胫之节曰膝。《深衣》支‘胳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注云:‘肘当臂中为节,臂骨上下各二寸。’按:上谓厷,下谓臂匑也。”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诗·小雅·元差别》。朱熹集注:“但以手麾之,使来则毕来,使升则既升也。”
曲肱而枕之。——《论语》
(3) 比喻帝王的卿佐
洸洸司徒公,天子股与肱。——唐· 韩愈诗
股肱之臣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wen1 [客英字典] kwen1 kwen3 [海陆丰腔] kwen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en3 gu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肱 | 古弘 | 見 | 登合 | 平聲 | 蒸 | 合口一等 | 曾 | 登 | kuəŋ | kuo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mài
名词
(1) (会意。合起来表示身体里的一种支脉。本义:血管)
(2) 同本义
衺犹分也。衺行体中,谓血脉流转于体中也。”朱骏声曰:“按,字俗作脉。”
夫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骨著脉通,与体俱生。——王符《潜夫论·德化》
(3) 又如:动脉;静脉;脉脉相通(血管彼此相通)
(4)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
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王建《隐者居》
(5) 又如:山脉;矿脉;命脉(生命和血脉)。又指植物叶子、昆虫翅膀上像血管的组织
(6) 脉搏 。心脏收缩时,由于输出血液的冲击引起动脉的跳动
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红楼梦》
(7) 又如:脉气(脉搏所呈现的情况);脉候(脉搏变化的情况)
(8) 地下水 。如:脉发(脉起。春暖地温回升,地下水蒸发,滋润土壤使之冒起,为春耕的良时);脉散(水道分流)
(9) 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 。如:一脉相传
动词
(1) 号脉,按脉诊病
一时李嬷嬷来了,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也无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红楼梦》
(2) 又如:脉诀(论述诊脉的典籍);脉学(诊脉之学);脉礼(诊费的敬称);脉书(记录诊脉方法的图书);脉息(中医切脉以呼吸为准则)
(3) 另见
mò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k7 [客英字典] mak7 [台湾四县腔] mak7 [梅县腔] mak7 [沙头角腔] mak7 [宝安腔] mak7 [东莞腔] mak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麥 | 莫獲 | 明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耕 | mæk | mrek/ma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