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泛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肤浅空泛。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即 中国 尝有论者,谓当有以朝代为分之小説史,亦殆非肤泛之论也。”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多年和社会隔绝了,自己不在旋涡的中心,所感觉到的总不免肤泛,写出来也不会好的。”
引证解释
⒈ 肤浅空泛。
引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题记》:“即中国尝有论者,谓当有以朝代为分之小説史,亦殆非肤泛之论也。”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多年和社会隔绝了,自己不在旋涡的中心,所感觉到的总不免肤泛,写出来也不会好的。”
肤泛的国语词典
浮浅不切实际。
如:「他所提的意见肤泛得很,没有什么要领。」
肤泛的网络释义
肤泛
反义词
肤泛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 同本义
肤受之愬。——《论语·颜渊》
衣不暖肤。——《商君书·算地》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3) 又如:肌肤(肌肉皮肤);肤革(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外面,表面);肤不生毛(皮肤上长满了厚茧而长不出毛)
(4) 树木、果实的表皮 。如:肤部(表皮);肤果(可连皮吃的果实)
(5) 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纸光洁如玉,肤如卵膜。——宋· 陈师道《后山谈丛》
(6) 又如:草皮;纸张
(7) 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麋肤,鱼醢。——《礼记》。郑玄注:“肤,切肉也。”
(8) 古代长度单位,一指为寸,四指为肤 。如:肤寸(古长度单位。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
(9) 较短的距离 。如:肤寸之地无得
(10) 外表
而短小精悍者,游侠之徒也。人何足以知之?此皆其肤也。——宋· 苏轼《王定国真赞》
(11) 通“簠”(
)。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剥床以肤,凶。——《易·剥卦》
形容词
(1) 浅薄
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汉·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肤见(浅陋的见解);肤学(浅学,所学浅陋);肤俗(肤浅庸俗);肤庸(浅薄平庸);肤语(肤辞,肤浅空泛的言语)
(3) 大
薄伐猃狁,以奏肤公。——《诗·小雅·六月》
(4) 又如:肤功(大功)
(5) 肥美,美
公孙硕肤。——《诗·豳风·狼跋》
(6) 又如:肤美(优美敏捷);肤敏(德行美好,行事敏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跗 | 甫無 | 幫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pyo/piu | pĭ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2) 同本义
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说文》
汎彼柏舟。——《诗·邶风·柏舟》
汎舟于河。——《国语·晋语》。注:“浮也。”
一曰泛齐。——《周礼·酒正》
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释名·释饭食》
汎汎杨舟。——《诗·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 明· 魏学洢《核舟记》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泛然(漂浮,浮动的样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荡不定);泛蚁(浮在酒上的泡沫)
(4) 漫溢,大水漫流
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汉书·武帝纪》
(5) 又如:黄泛区;泛浸(泛滥淹没);泛涨(水涨溢);泛澜(漫溢横流)
(6) 弥漫
凝烟泛城阙,凄风入轩房。——南朝 宋· 刘铄《歌诗》
(7) 浮现;露出 。如:泛白(浮现白色)
(8) 向上冒出
坑里泛出半人深的水,油汪汪的,漂着汽油。——杨朔《三千里江山》
(9) 通“覂”(
),倾覆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汉· 贾谊《论积贮疏》
副词
(1) 假借为氾。广泛,普遍
以杜君言泛汛之。—— 清· 方苞《狱中杂记》
情窦既开,必致于泛用无度。——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2) 又如:泛利(广泛施利);泛涉(广泛涉猎);泛采(取材广泛);泛广(广泛,普遍);泛观(纵观;广泛地浏览)
(3) 不切实际的,浮浅的 。如:空泛;浮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东莞腔] fam5 [台湾四县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宝安腔] fam5 [梅县腔] fam5 [海陆丰腔] fam6 [客语拼音字汇] fam4 pang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汎 | 孚梵 | 滂 | 凡 | 去聲 | 陷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ʰĭwɐm | phyamh/phvamm |